注册 登录

|

意见反馈

|

分享到:
资讯首页| 查现货| 视点| 图片| 中厚板行情| 聚焦| 上游| 下游| 快讯| 评述| 专家| 调价
关键词:

过剩产业经历挤泡沫阵痛

 时间:2014-09-23 08:29:00编辑:arince来源:中国钢铁新闻网
  继多个城市通过取消或放松限购等措施来撑楼市之后,各地救市文件也纷纷出台。不过,政府的救市风潮不仅仅存在于楼市层面,像钢铁、煤炭、水泥等行业也在持续。  在前一段时间,在8家披露半年报的钢铁上市公司中

  继多个城市通过取消或放松限购等措施来撑楼市之后,各地救市文件也纷纷出台。不过,政府的救市风潮不仅仅存在于楼市层面,像钢铁、煤炭、水泥等行业也在持续。

  在前一段时间,在8家披露半年报的钢铁上市公司中,今年中期共获政府补助2.5亿元,而它们的合计净利润为9.69亿元,政府补助占合计净利润比例高达25.8%,一时间,政府救市成为议论的焦点,议论当中也有很多批评的声音。一位不愿意具名的政府工作人员对记者指出,地方政府财政补贴直接输血给这些上市公司,一是为了保壳需要,二则当然是为了政绩工程,实现自己所辖区域的面子风光。

  煤炭行业亦是如此,此前,山西、内蒙古以及福建等地方政府相继出台了针对煤炭行业的救市政策。各地煤炭政策的频出,舆论普遍称之为救市行为。以山西为例,山西省出台的救市“17条”新政的着力点仍然在于减免各种煤炭税费,为煤企减负。而内蒙古出台的新政则着重保障区内煤炭的有序有效供应。

  政府“救市”真的是仙丹灵药?

  “目前钢铁产业正在经历产能过剩,下游需求持续疲软,钢价震荡下行的阵痛时期,而解决钢铁产能过剩问题,除了需要国家调控之外,更需要通过市场竞争去解决,需要钢铁生产厂家自身调整产业结构,增强产品竞争力去适应目前市场现状,更需要通过市场自身去调整,去淘汰市场不需要的过剩产能”。中宇资讯钢铁分析师张沙智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说道。

  “对于煤炭行业而言,由于前段时间出台的救市政策主要是给煤企减负和保障煤炭供应为主,而国内煤炭行业供过于求的状况短期内难以改变。因此,救市政策对煤价提振作用有限。"打铁还需自身硬"。煤企要提高自身竞争能力,来提升盈利水平,在煤炭市场化改革的大环境下,不能单纯依赖政府政策保护”。中国神华(601088,股吧)神东煤炭集团锦界煤矿总工程师艾井石先生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说道。

  卓创资讯动力煤分析师刘冬娜指出,从当前煤炭行业运行形势看,动力煤市持续低迷最根本的原因仍是供需关系的原因,与宏观经济息息相关,而表面上干预政策并不能真正帮助煤企走出困境,且接下来市场的竞争将更加激烈,主要集中在资本、煤质、服务等多方面。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一直强调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到了十八届三中全会,更是提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但多年来,政府这只无形的手一直不停地扮演着各种救市的角色。甚至在一些行业眼中,政府俨然成为了“救火队长”。

  业内人士指出,地方政府与其挖空心思去救市,不如把心思多放在经济转型上面,因为实践表明,如果地方经济和税收过度依赖一些产能过剩的行业,则会带来很多风险。与其盲目救市,不如把时间用于调整地方经济结构、促进产业优化,吸引更多人才的落户上。

  就目前来看,钢铁、水泥和煤炭等过剩产业在调控政策的影响下,目前处于增速放缓、产品微利的阶段,然而,这个阶段正是产业调整所必须的,也是挤泡沫的阶段,政府无需过多的进行救市,把握节奏稳步推进即可。对于能源结构的调整应当回归到市场层面。

编辑:王德义     来源:中国产经新闻
相关内容检索:
已有0人评论 我有话说相关内容阅读
网站首页 行业视点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舞钢现货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非舞钢现货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热门新闻
今日推荐

10月17日新钢部分产品价格调整信息

  10月17日,新钢对部分产品出厂价格进行...

10月17日江苏连钢建筑钢材价格调整信息

10月17日,江苏连钢对建筑钢材出厂价格进行了调整,本次调...

重磅推荐
  1. · 短期内钢材市场将呈弱稳格局
  2. · 汇丰PMI转好缓解钢市偏空氛围 钢价下行幅度收窄
  3. · 十月钢市好转行情或还需等待?
  4. · 中钢债务危机背后:海鑫钢铁等民企占百亿现金流
  5. · 钢价跌势趋缓 价格太低成市场支撑
  6. · 下游释放有限 十月钢市走势预测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免责申明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Powered by 舞钢现货网 Corporation,   © 2010-2015 起风网络 Inc.
Copyright©2010-2013 By 起风网络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