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钢海洋石油平台用热轧H型钢荣获冶金产品“特优质量奖”
在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于去年12月25日在石家庄召开“2013年度中国钢铁工业协会质量标准化工作委员会工作年会暨第二期品牌培育管理体系培训会”上,马钢海洋石油平台用热轧H型钢被评为冶金产品实物质量“特优质量奖”产品。
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对能源,特别是石油的需求日益增加,所以除了陆上采油外,目前世界各国都在开发海洋石油。我国开发海洋石油较晚,到了80年代初才有了自己的海洋石油平台。但是由于国内钢铁企业尚不能生产高强度的海洋平台钢,海洋石油平台的设计和施工都从美国、日本等进口。
为适应我国大力开发海洋资源的需求,实现海洋石油平台的国产化,按照国家技术创新项目开发计划,马钢应海洋石油总公司的要求,从1999年开始设计开发海洋石油平台用H型钢。为此,马钢以下属股份公司第三钢轧总厂大H型钢生产线作为产品设计开发平台,该生产线作为我国最早一家生产腹板高度达800mm的H型钢的生产厂家,主要设备从德国迪马克、西门子以及美国依太姆公司引进,采用了近终形异型坯连铸、串列可逆连轧等多项世界先进技术。于1998年9月投产,形成了国内生产规格最全、技术最先进、产品质量最优的H型钢生产线,为马钢开发高质量的热轧H型钢产品奠定了良好的生产条件。
马钢从1999年开始设计,开发的海洋石油平台用H型钢所用牌号均为日本牌号。为进一步适应和推动我国海洋石油平台用热轧H型钢发展和应用,满足海洋石油平台对热轧H型钢的选用,于2002年12月,马钢首次发布了《海洋石油平台用热轧H型钢》(Q/MGB455-2002)企业标准,并于2010年4月对该标准进行了适应性修订,增加了产品横向低温冲击功、探伤、碳当量、晶粒度等要求。并为满足性能要求,对基本化学成分进行了调整。2010年,根据全国钢标委[2010]10号“关于下达全国钢标准化委员会2010年第一批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的安排,由马钢为主负责《海洋石油平台用热轧H型钢》黑色冶金行业标准制定工作。
海上石油开采平台结构庞大、复杂,结构刚性大,在海洋中除了受到海水、海洋气候的侵蚀外,还要受到风、浪及潮涌等复杂的交变外力作用,以及海底地震的影响,它的环境条件既是千差万别又是极其恶劣的。因此,海洋平台用钢要求具有足够的强度、断裂韧性、可焊性、抗层状撕裂和耐腐蚀疲劳性。
为保证产品质量,建立了严格的钢坯验收制度和管理制度,使钢坯堆放有序,处于受控状态;从原料入炉到成品出厂,严格执行按炉送钢制度;与此同时,根据关键工艺特点,在大H生产线加热和成品等工序建立了质量控制点,对关键质量特性值进行控制;每月不定期或定期对产品实物质量和工艺纪律进行抽查,发现问题及时予以整改。
马钢生产的海洋石油平台用H型钢经工艺测试其钢材强度高,低温韧性好,-20℃横向低温冲击功AkV平均达到100J以上,远远超过美国API RP2AⅡ类钢的标准要求。不仅产品内部组织均匀、细小,晶粒度达到9级以上,碳当量低于0.40%,保证了钢的良好的焊接性能,而且表面质量好,尺寸控制精度高,翼缘腹板全幅探伤达到100%合格,受到用户广泛好评。
从2000年开始,马钢开始向国内平台行业供应SM490YB、SM490B、SM400B热轧H型钢。经过工艺优化试验,产品的性能指标达到高水平。产品通过了德国劳氏船级社GL-D、E36级钢产品认证,SM490YB、SM490B、SM400B热轧H型钢生产工序通过了ISO9002质量保证体系认证,SM490YB、SM490B、SM400B热轧H型钢产品生产、检验过程经DNV、BV、CCS等第三方认证。SM490YB、SM490B、SM400B热轧H型钢产品先后用于海洋石油总公司的SZ36-1、QHD32-6、文昌13-1/2、蓬莱19-3、东方1-1、渤海赵东等项目的海洋石油平台建造,实现了海洋石油平台用钢的国产化,填补了国内空白,质量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受到用户和第三方一致好评。到目前为止,马钢已经生产和销售海洋石油平台用热轧H型钢11多万吨。该项目2003年获安徽科学技术奖二等奖、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和中国金属学会冶金科学技术奖二等奖、中国造船工程学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1、凡本网注明“来源:***(非舞钢现货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