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企的钢贸利益链
钢贸贷款危机犹如一副推倒的多米诺骨牌,震动着整个金融体系。资金链断裂、加大杠杆、重复质押……因钢贸商而起的融资危机,受伤的不仅仅是银行,其殃及范围之广,连处于同一链条上的钢贸央企也难以幸免。分析人士指出,钢贸贷款风险仍未见底,2014年将是钢贸风险最终大面积爆发的一年
从“本以为能赚上一笔”的“香饽饽”,沦落为“只想拿回自己投资”的“烫手山芋”,前后不过4个多月时间,但却让上海祝源企业发展有限公司(下称“上海祝源”)负责人杨齐(应当事人要求,化名)感受到了他“创业初期那些年大起大落”的“痛苦”感觉。
“没办法,如果不想成为自己的精神负担和企业的资金负担,只能走法律程序了。”6月11日晚,一边泯着茶,杨齐一边无奈地苦笑,“虽然知道对方是央企旗下子公司,官司的最终执行效果还不得而知,但总比空等希望,或什么都不做更好。”
说这段话之前,杨齐刚刚接到一句口讯:被起诉方希望祝源“低调一些”,甚至“没必要走法律程序”。但他决心已下,期望能在8月底之前开打官司,并尽快解决纠纷。“这不是为自己谋利的问题。因为自己的企业也欠着银行贷款,更不可能原地踏步,不向前发展。”他对《国际金融报》记者坦言。
杨齐的苦恼来自2013年10月和12月的一次债权转让行动。
《国际金融报》记者辗转获得的一份资料显示,当时,杨齐所在的公司上海祝源分两次与中国华融资产管理股份公司上海市分公司(下称“华融资产上海”)签署了债权转让协议,以总计约4680万元的代价,拿下了华融资产上海的债权包。
目前,中国有华融、长城、东方和信达四大资产管理公司,被业界俗称为“坏账处理公司”。其中,华融资产主要是处理国有大银行的不良资产。《国际金融报》记者了解得知,杨齐拿下的债权包就是国有大银行遗留下来的坏账,具体主要涉及的是钢贸领域的坏账。
按杨齐的说法,在对这个资产包的处理过程中,祝源可以与欠债的钢贸商打交道,也可以向第三方担保公司讨债,但更主要的是和当时担任仓库监管方的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总公司(下称“中远集团”)旗下两家孙子公司(下称“中远方”)
1、凡本网注明“来源:***(非舞钢现货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