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能过剩行业或成风险暴露“第一波”
在经济增速下行压力下,产能过剩行业的信用风险正在逐步暴露。从去年的“成绩单”来看,各大行都感觉到了不小的经营压力。
如果说过去产能过剩贷款只是一个隐患,如今则已经成为会随时爆发的定时炸弹,且有加速“引爆”的趋势。
有分析警示,产能过剩行业的信贷风险或将成为银行信用风险暴露的“第一波”,化解产能过剩风险,保卫资产质量的战役已经打响。
违约增加
拖累银行资产质量
产能过剩行业信贷风险究竟有多紧迫?实际上,从去年以来监管层多次强调要化解产能过剩风险,要求银行深入排查,摸清风险底数就可见一斑。
而据媒体3月28日报道,银监会3月中旬向银监分局与地方法人银行等金融机构下发了关于《支持产业结构调整和化解产能过剩的指导意见》,具体措施包括摸清风险底数、严格把握政策界限、明确差别化信贷标准、践行绿色信贷、支持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等。
“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我们明显感觉到长三角地区不良贷款反弹的压力,特别是在制造业、钢贸等行业方面。”农行风险总监宋先平日前表示。
从五大行年报来看,新增贷款仍主要集中在制造业,而制造业不良贷款增加主要原因之一就是产能过剩压力增大,产业链末端的企业违约风险增多。建行年报显示,去年末,该行制造业不良贷款余额为380.83亿元,不良率为2.88%。
交行年报也显示,该行2013年不良贷款余额和比率上升,主要因素即是钢贸贷款质量在短期内集中下降。
“2013年,本行资产质量变化受钢贸业务风险扩散的影响,带有较为鲜明的区域和行业特色,主要集中在江浙地区的零贷业务。”交行年报称,这一问题是当前我国经济增速放缓,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引发的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矛盾突出、民营中小企业抗冲击能力弱的一个集中缩影,并非全局性的、系统性的问题。
产能过剩行业风险
或最早暴露
更值得警惕的是,未来,随着需求疲软和国家化解产能的决心加大,过剩行业贷款或将呈现恶化趋势,尤其是产能过剩的“重灾区”
1、凡本网注明“来源:***(非舞钢现货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