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钢合肥公司关停获补12亿 或隐瞒增资信息
“春节前关闭一个高炉,2月份关闭焦炉,预计在年底前实现全部关停并转。”这是合肥市委书记吴存荣在今年1月13日合肥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会上的一番话,如今变成现实。
3月4日,马钢股份(600808.SH)发布董事会决议公告,公司第七届董事会第三十六次会议审议通过“同意马钢(合肥)钢铁有限责任公司(下称合肥公司)与合肥市土地储备中心签署《合肥市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收回合同》”的决议,约定合肥市土地储备中心收回合肥公司位于合肥市瑶海区的3377.9亩土地及地上部分建(构)筑物,支付不低于12亿元补偿费。
这桩历时八年由马钢股份重组合肥钢铁集团的“故事”即将宣告落幕。
12亿元补偿款
一位钢铁行业研究员坦言,这12亿元补偿款对于业绩不佳的马钢股份来说是件好事情,“至少可以应对钢铁行业低迷的环境。马钢股份去年前三季度就是亏损,如果不是四季度出手资产,马钢在2013年还是全年亏损。”
2014年1月29日,马钢股份发布2013年业绩预盈公告,预计2013年年度经营业绩与2012年同期相比,将实现扭亏为盈,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5亿元左右。
实际上,马钢股份2013年前三季度亏损3.29亿元。
长江证券研究员王鹤涛认为,单季度来看,去年四季度行业层面主营未能有较为明显改观,“价格方面,四季度钢价表现较矿价整体势弱;马钢四季度业绩环比上升,主要源于出售资产带来营业外收入增加及财务费用下降。”
马钢股份公告显示,去年四季度,公司向马钢集团出售粉末冶金、钢结构等20家非钢子公司及其27处土地,预计获得9.18亿元资产增值收益,这是成为全年扭亏的主要原因。同时,马钢集团现金收购可使得马钢股份可以获得38.43亿元现金对价,增加运营资本的同时预计每年可减少财务费用2亿元。
实际上在2013年12月23日,合肥市就召开了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新闻发布会,会上指出,由于存在超标排放行为,合肥公司被责令停止生产并限期整改,逾期无法完成整改将继续停产。但是,马钢股份在12月26日表示,合肥公司已决定投资新建转炉三次除尘项目,投资估算2209万元,实现对重点污染源转炉外溢烟尘的捕集;同时聘请环保机构专家再次对合肥公司的环保设施进行评估,进一步查找漏洞,研究彻底治理方案。合肥公司没有停产。
而在转眼两个月后,马钢股份宣布合肥公司停产。
马钢信披存疑
2006年,马钢合肥公司正式挂牌成立,这标志着马钢重组合肥钢铁集团的钢铁主业获得成功,安徽钢铁产业联合重组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公司注册资本5亿元,其中马钢出资3.55亿元,占注册资本71%;合肥工投出资1.45亿元,占注册资本29%。
重组当年,2006年5月-12月,合肥公司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82.3亿元,净利润约2.01亿元。2007年,合肥公司净利润达到12.70亿元,但是在2008年亏损了30亿元。从马钢股份的年报来看,2009年-2012年,合肥公司的净利润分别为16.7亿元、20.3亿元、22.4亿元和6亿元。
在此期间,合肥公司进行了增资。2012年3月14日,合肥公司注册资本增加12亿元,其中马钢增资8.52亿元,合肥工投增资3.48亿元。增资完成后,合肥公司注册资本达到17亿元,马钢股份的持股比例保持不变。
蹊跷的是,在国家工商总局的“全国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中,合肥公司的注册资本为25亿元。
但是马钢股份2013年上半年年报显示,合肥公司亏损达到15.5亿元,注册资本依旧是17亿元。
上述券商研究员表示,很可能是合肥公司在2013年下半年增资了8亿元,“在亏损额度加大的情况下,不排除马钢和合肥工投对其进行增资。”
在他看来,作为控股子公司的增资,马钢股份是应该发公告进行披露的,“不知道缘何不进行披露?”
在“全国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中,合肥公司的发照日期是2013年12月18日,江苏一位律师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这很可能是合肥公司进行增资之后的工商变更。
3月4日,马钢股份以单日下跌0.62%报收1.61元。
1、凡本网注明“来源:***(非舞钢现货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