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昌卿:从中钢事件看我国的钢铁行业的艰难处境
孙昌卿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研究人员
对于钢铁行业,这无疑是个多事之秋。从钢贸不良贷,到唐山大范围钢铁厂停工,钢铁行业今年一直不缺少负面新闻,但“中钢集团百亿债务违约”的传闻则无异于一颗重磅炸弹。
9月22日,一则“某排名60多的央企,银行贷款本息数百亿全面逾期,已锁定目标是中钢集团”的微博传闻一石激起千层浪。之后传闻确认为中钢集团百亿债务违约,欠贷涉9家银行,包括中行200亿元、交行150亿元、光大110亿元、国开行100亿元、农行90亿元、民生75亿元、浦发40亿元、北京银行30亿元、工行20亿元,总共780亿元。而9月23日上午中钢集团向21世纪经济报道回应称,“今年以来,受国内宏观经济下行,钢铁市场持续低迷,银行信贷政策控制影响,中钢集团面临着资金紧张的困难局面,(的确)存在个别资金回笼(慢)、未按期到账的情况。对此,中钢集团正采取多种措施提高经营获现能力,努力保证现金流的平衡。”“传言中贷款数百亿本息逾期的消息不属实”。
从传闻,到确认,再到否认,整个事件更是增添了几分扑朔迷离,市场无不猜测事件的真假及后续的影响。但无论如何,这已经印证了之前钢铁行业进入冬天的观点。
从埋下种子到结出苦果是需要时间的。钢铁行业产能过剩、全行业过冬的局面,从一开始就已经注定。2012年初,笔者调研的时候发现中西部很多大型钢铁厂停掉,甚至扒掉电炉,转而重新增建高炉。与之对应的是,当年废钢炼钢吨钢综合单耗降至118千克/吨。而电炉利用废钢的短流程炼钢方式,不但是节能减排的重要方式,也是炼钢产品升级的重要方式。从战略方向上,众多的钢铁企业已经转向到了低端市场的数量和价格竞争。而这一局面,已经持续了相当一段时间。
这样的方式,在销售市场火热的时候似乎并没有什么。但是当出现经济周期下行,特别是作为钢材主要的消费市场
1、凡本网注明“来源:***(非舞钢现货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