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加才:学长安 见行动
6月20日,在重庆市国资委的组织下,境内外13家主流媒体聚焦重钢,重钢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刘加才在集团大楼202会议室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重钢集团结合企业实际学习长安经验,继续在创新驱动、转型升级上谋发展,今年将力争实现钢铁主业减亏扭亏生产经营目标。”
刘加才首先介绍说,重钢要认真学习借鉴长安汽车在创新和管理提升等方面的经验,加快推进企业转型发展,努力实现生产经营和改革发展目标。一是以管理提升为基础,持续推进降本增效工作。要继续围绕努力实现钢铁主业减亏20亿元的中心工作,把精细管理具体落实到研发、制造、采购、质量、销售、融资等环节,特别要持续抓好原料采购降本、工序降本、物流降本、销售增利等重点管理工作,形成管理降本的长效机制。二是以科技创新为抓手,有效实施调结构促转型工作。将创新作为重钢未来发展战略的重中之重,围绕市场搞创新,加快搭建“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从经费、人才、装备等方面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大力推进钢铁主业的创新及产品研发工作,在保持传统优势产品同时,全力抓好区域市场适销对路、附加值高的新产品开发;非钢子公司以科技创新和品牌培育为重点,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加速培育重钢核心竞争力。三是以深化改革为突破口,切实增强企业活力和发展动力。要积极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深化国资国企改革的实施意见要求,启动重钢“十三五”发展规划编制,系统抓好改革方案制定完善,全方位实施改革纵深推进;在有条件的子企业、项目开发上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引入战略投资者,实现股权多样化;不断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健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深化劳动、人事、分配“三项制度”改革,加快组织结构、人力资源结构等的优化调整再造。四是以重点项目为支撑,全面夯实基础强化发展保障。要全力推进与韩国浦项合作的FINEX综合示范钢厂项目报批核准及实质性启动,拓展思路实施冷轧镀锌项目;积极推进钒钛资源综合利用等项目,为重钢强化资源保障、调整品种结构、转型升级发展夯实基础,创造良好保障条件。五是以互利共赢为原则,积极拓展战略合作共谋发展。要拓展创新商业运作模式,探索战略合作、战略联盟新形式,共同应对经济结构转型、行业市场低迷严峻形势;在汽车用钢材料供应、新材料研发、加工配送、项目建设等方面寻求与长安汽车的合作,共同寻找产业链延伸合作创新模式,实现互利共赢。
刘加才在回答记者提问时指出,近年来,重钢强化管理与自主创新方面初见成效。新重钢优化提升产品结构,成功开发了以前只有新日铁等国外企业才能生产的E40、E47高强船钢,以及电工钢、管线钢等众多高技术、高附加值的新产品。推广应用铁水一罐制、转炉双联工艺、干式RH真空脱气工艺、能源的集中控制与管理、分布式余热发电等冶金前沿技术成果达40余项。在国内冶金行业首创钢铁制造过程的物流及工序间界面新技术。自主研究、设计、开发,并在重钢新区实施的机械真空泵应用于RH工艺技术,取得了炼钢真空精炼大型装置及其应用技术领域的世界性突破。高炉煤气、焦炉煤气、转炉煤气全量回收利用,转炉实现负能炼钢。
在介绍当前强化管理与创新工作时,刘加才说:今年1~5月份,重钢股份公司铁水成本逐月下降,5月份已比年初下降448元/吨,1~5月份同比减亏5.1亿元,减亏幅度达46.83%;“胡钢创新工作室” 成功研发出了“烧结微负压点火”技术,每年节约煤气约1000万立方米,创造经济价值500万元,此类创新工作室重钢已建有22个;“工人发明家”唐学智拥有14项实用型国家专利,并带领所在班组3次荣获“国家优秀QC小组”称号;三峰靖江港务物流基地是混合所有制的生动实践,重钢用1.53亿元资金撬动25亿元资产;重庆安全产业发展集团重组重钢四钢公司,形成了多赢的局面。
刘加才着重介绍了非钢产业技术创新实践。他说,重钢矿业公司西昌矿开发应用了低品位难选冶金矿综合回收利用、尾矿综合回收、高钛型钒钛护炉球团矿生产技术等先进实用技术,选钛工艺回收率已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在国内率先采用“强磁-浮选”流程,创新全粒级入选,其工序回收率达42%以上,比同类型选钛厂工序回收率高10%。
重钢集团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常晓冬,经理办公室负责人等,中国新闻社、《工人日报》、《大公报》、《重庆日报》、重庆电视台、《重庆晨报》等13家媒体的记者参加了此次媒体集体采访活动。
1、凡本网注明“来源:***(非舞钢现货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