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眼中的绿色本钢
地处辽东,四季分明,矿产资源丰富,全国闻名的重工业区。5月晴空万里的两日,辽宁环保世纪行采访团走进了钢铁之城本溪。
本溪采访的第一站,辽宁环保世纪行采访团来到了本钢厂区。采访车行驶在本钢厂区内,相隔不远就是滨河路,从采访车的车窗看出去,蓝天白云下的本钢主厂区,沿路种植了很多绿色植物,中间还点缀着各种颜色的花卉,一派宜人风光。
采访车内,坐着新华社辽宁分社、中国环境报辽宁记者站、辽宁日报、辽宁广播电视台、东北新闻网等10多家新闻媒体,以及本溪市相关媒体的记者,他们沿途一路观察,一路聊着自己眼中的本钢。
采访当日14时,在板材炼铁厂附近,同记者团坐在一辆采访车上的本溪市副市长曲刚拿起智能手机,用专业软件为采访团的记者实时介绍本溪市的天气情况,环境空气质量指数均列在省内前列,显示了本钢厂区实时优良的空气环境。
面对此情此景,采访团成员之一、《中国环境报》辽宁记者站站长丁冬感慨万千。丁冬作为辽宁环保世纪行采访团的成员已多次来过本钢。“十年前可不是这样,当时站在太子河对岸就能看到高炉冒出的浓烟,厂区里尘土也非常多。现在本钢厂区环境比以前好很多,本溪市创建全国模范卫生城市,成败就在本钢了。”作为一名老新闻工作者,丁冬对本钢环保发展的表达有肯定,也有希望。采访结束后,丁冬在《中国环境报》上这样描述本钢环境治理的成果:“曾去过本溪的人,如今再去都会有明显的感受,本溪市的环境质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天蓝了、水清了、地绿了……借助实施‘蓝天工程’的契机,本溪市专门制定了《本钢北台厂区蓝天工程方案》,北营厂区在全面完成列入省‘蓝天工程’责任书项目外,又投入1500万元,实施了20个大气污染治理项目,预计到2015年,北台地区的大气污染情况将有明显改观。”
次日,采访团一行深入南芬,对本钢热力开发公司南芬区实施集中供热项目进行采访。采访车在通向南芬区域的马路上行驶,沿途的山上已有浅浅的绿。近几年来,本钢大力实施“青山工程”,进行土地复垦和植被恢复,在南芬露天矿附近地区的荒山上种植了很多云杉、火炬树、梓树、黑松等,造福了百姓。
对于本钢这几年的环保变化,在本溪土生土长的老新闻人、辽宁电台驻本溪记者站站长孙世碑也有着自己的想法,去年参加辽宁环保世纪行采访,孙世碑将所看所感成篇《本钢宁愿减少产值也要保护碧水青山》。面对本钢这些年的发展,他坦言,本钢在保护生态平衡方面下了不少功夫,特别是两钢合并重组后,身肩大国企社会责任的本钢集团,积极实施“还绿工程”,宁愿减少产值也要让矿山变绿洲,也出了不少效果。
本溪晚报摄影记者林林参加工作已10年,参加中华环保世纪行也10年了。10年间,他多次来到本钢厂区采访,也深刻感受到了本钢集团的巨大变化,特别是在环保节能减排方面的变化。在北营厂区,他看到本钢淘汰的5座450~530立方米小高炉项目和7台30~75立方米小烧结机项目,更感受到了本钢在环保方面的投入力度。在板材炼铁厂360平方米烧结机脱硫项目工地,林林和很多摄影记者一起,咔嚓咔嚓地不断按响快门,记录了本钢集团又一个环保型设备的雄姿。
6月9日的东北新闻网网站上,记者孙鹏用一篇《本钢有效利用工业余热 今冬本溪人将使用“绿色供暖”》记录了自己作为辽宁环保世纪行采访团成员采访本钢后的观感。孙鹏在文章中写道:“工业生产后的余热怎么处理?本钢给出了一个最环保的答案。近日,本钢高炉冲渣水余热利用项目一期工程开工建设,项目将于5个月后竣工,届时本溪127万平方米供暖用户将得到来自本钢工业余热带来的‘绿色’供暖。”
在建设绿色企业的过程中,本钢的脚步正越走越快,越走越踏实。媒体眼中的本钢是绿色的,而这种绿色,是本钢以“建设绿色钢城”为战略目标,不断加快推进节能减排、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所取得的“绿色”成效。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经过多年在环保工作上的努力,本钢已经成为一个绿色的本钢。媒体眼中的本钢,也是现实发展中的本钢。
1、凡本网注明“来源:***(非舞钢现货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