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忧郁症比例增加 共通点都有“虎爸狼妈”
浦东新区有一张覆盖全区的心理关爱网络,针对各种心理危机给予干预和疏导,发现青少年中的忧郁症比例在逐步增加。团市委此前发布的上海青少年现状报告显示,在12355青少年维权服务热线的来电中,有两成青少年具有较明显的神经症症状,其中有的已经处于药物治疗阶段。焦虑、抑郁低龄化的背后,究竟是什么原因?请听报道:
心理咨询师刘晏华是浦东心理关爱网络负责人,所有街镇、村居委转介来的严重心理疾患者,都到这里接受“一对一”的心理咨询,其中,以焦躁症、忧郁症最多。刘晏华说,很多人认为这是成人病,但这两年,低龄化倾向越来越明显。
[实况]占到总的比例15%,现在父母带着孩子,我的孩子不说话了、呆呆的,就会发现有这样的问题,这个比例还在上升,这是一个让人揪心的数字。
她接触到的年龄最小的一个抑郁症患者,还仅仅是个小学生,父母着急地带来求助,说孩子不愿上课、不愿和人说话、不愿做作业,情绪稍一激动,就用头撞墙、咬自己。
[实况]等到他情绪平复,他的表达是他觉得自己很坏,什么事情都做不好,一直让爸爸妈妈很失望。爸爸妈妈一直吵架,也是因为他很笨,考试考不好,他就是一个非常糟糕的坏蛋,他要打坏蛋。
这些低龄化的病患都有一个共通点,那就是都有着极其严厉的父母,俗称“虎爸狼妈”,他们认为孩子做得好是应该的,一有瑕疵就糟透了。刘晏华说,当家长对孩子的关注点不是你做成了什么,而是你没做成什么时,那么孩子怎么会快乐呢?
[实况]你能相信吗?这样的父母说我们对孩子是没有要求的,我们只希望他快乐。他们认为快乐就是任何东西要争先,能够不被淘汰。但是他们不知道,快乐是这个孩子他给自己打几分,他有没有成就感,这才是快乐。
作为沪上第一批职业家庭教育指导师,黄寿根也很有体会,近些年,因为处理不好家庭教育或者觉得教子失败,而前来求助的家长越来越多,但他们往往只意识到,孩子很焦躁很抑郁,却意识不到,造成这些的原因可能就是自己。要知道对一个儿童来说,健康成长有四个要素,营养、运动、情绪和睡眠。
[实况]很重要的就是情绪。虎爸也好狼妈也好,对孩子的态度负面是比较多的,他的负面情绪如果没有调整,没有宣泄出去,就会积压出性格的问题。
那一旦出现抑郁症状,怎么办?再回到刘晏华的案例中,她对这个孩子只是简单地进行了情绪上的舒缓,告诉他你很棒,没那么糟糕。相反,她要求孩子父母每周要来咨询。
[实况]父母要做几个调整,第一对快乐重新定义,什么是快乐。第二对如何获得快乐的渠道要重新认知,第三当我们知道什么是快乐,那么方法是什么?方法是容易的,树立一个正确的认知,这个是最困难的。
这些病患只要及时干预,父母能够纠正自己,许多孩子都能痊愈。而如果现在不干预,长大后更容易走进“死胡同”。刘晏华的许多成人病患,追究原因,也多数是因为儿童时期家里有“虎爸狼妈”。有一位40岁的病患,尽管现在个人事业成功,可就是觉得不舒服,遍求名医后建议他找心理咨询师。
[实况]他习惯于带着批判的眼光看自己,这批判的眼光谁养成的?就是因为他的父母对他非常严格。考试哪怕是99分,哪怕这个班级里没有100分,父亲都给他一张非常难看的脸。虎爸或者狼妈,他们一直是否定孩子的,孩子如果没有成就感他的自信何来呢?
来源 新华网
(编辑者:wanghui)
1、凡本网注明“来源:***(非舞钢现货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