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钢开门搞科研聚智力提效率
7月中旬,北京科技大学冶金工程研究院赵爱民教授、西南大学洁净能源与先进材料研究院院长李长明教授、哈尔滨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陈玉勇教授分别来到研究院作学术交流;钒钛资源综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设立开放课题基金,鼓励并资助攀钢及攀钢以外有关科研人员从事钒钛资源综合利用技术的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技术研究,这是攀钢开门搞科研、凝聚多方面科研资源和人才为转型升级提供支撑的具体事例。
科技兴则攀钢兴。今年初,攀钢提出科技创新要立足“把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转化为经济效益”两个重点环节,坚持开门搞科研,在科技创新上取得更大突破,为攀钢转型升级提供支撑。
为了坚持开门搞科研,攀钢加大了与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学术交流力度,将学术交流作为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提高,培养研发人员的重要一环。上半年,仅研究院就邀请国内外专家来攀钢举行学术交流活动15次,包括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孟宪伟副研究员的《面向应用的单分散纳米材料》学术活动,比利时考克利尔维护和工程技术集团公司(CMIUVK)技术总监DuncanWills的《富钛料、钛渣升级湿法冶金相关内容以及盐酸再生回收技术》学术活动等,研发人员与教授们就技术问题进行了广泛的交流,并结合自身科研实际,对在产品开发中遇到的难题寻求指导。
攀钢在“引进来”的同时还积极“走出去”,研究院科研人员在各专业研讨会、学术交流会上进行了交流,起到了丰富知识、深化思考、启迪思路和提高能力的作用。同时,攀钢积极与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燕山大学、东北大学、重庆大学、四川大学等国内科研院校和机构开展合作研发,促进钒钛领域的产、学、研有机结合,不断提升研发效率。
发挥和利用钒钛资源综合利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钒钛资源综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两大平台作用是攀钢坚持开门搞科研的最重要途径。6月份,研究院组织召开了“第二届全国钒钛钢铁(化学)检测新技术交流会”,来自全国23家单位的60余名代表参加了会议,进一步提升了攀钢检测分析技术在钒钛钢铁领域中的应用水平。
本着“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原则,鼓励钒钛资源综合利用领域研究人员开展创新科学研究,有针对性地解决钒钛资源综合利用关键、共性技术难题,提高平台的开放和共享程度。7月,钒钛资源综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特设立本实验室开放课题基金,资助有关人员从事钒钛资源综合利用技术的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技术研究,并向社会发布了铬溶液制备铬产品工艺技术研究、钒铬尾渣综合利用及无害化处理技术研究等5个开放课题指南。目前,已有北京矿冶研究总院、中南大学等多家科研人员围绕课题向研究院提交了课题申报书。
1、凡本网注明“来源:***(非舞钢现货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