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增长不能依靠货币政策刺激
在中央政府与央行发表一系列言论引导市场接受稳健的货币政策后,央行在2月4日突然宣布下调存款准备金率,颇让市场意外。市场一时找不到真实理由,因为理由确实太多,期待也太久。但市场很快形成了基本的共识:此次降准只是为了缓冲资本外流和外汇储备下降所带来的影响,而非为刺激经济大幅度宽松。
在过去十年,中国外汇储备大幅增加,央行不断通过回笼美元来抑制人民币汇率走高,外汇占款成为中国发行基础货币的主要渠道。为了防止货币发行量过大造成通胀,央行又用存准率锁定过剩的流动性,也就是周小川行长所说的“蓄水池”。这一系统最终达到了4万多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对应120万亿广义货币供应以及20%的存款准备金率,无论哪个数字,对全球而言,都是极高的。
应当说,“蓄水池”扩张并形成“堰塞湖”,与过去几年美联储的几轮量化宽松政策有关。在此期间,大量廉价美元流向新兴市场套利,中国是一个主要的目的地。根据经验,当美联储停止宽松政策并进入加息通道后,全球资本会回流美国并对那些脆弱的经济体造成严重冲击,因此,中国如此高的存准率,也是为应对未来美元回流造成的流动性紧张做准备。
事实上,根据央行的统计,2014年第四季度中国资本与金融账户出现910亿美元的逆差,外汇占款减少了500多亿人民币,考虑到今年一个多月以来人民币连续贬值,资本流出可能更加严重。外汇占款已经不是一个投放流动性的来源,甚至资本流出造成了存款缺口,为了保持广义货币的合理增速和适度的流动性水平,就必须通过降准释放流动性,因此,央行的这一决定并不是为了刺激经济而采取的宽松政策,完全是为了对冲资本流出造成的流动性压力。
由于2008年后采取的刺激措施释放了大量货币并造成债务巨额攀升,政府试图抑制债务继续增加并逐步降低杠杆。因此,一直向市场传递不会“放水”的预期。按照传统的观念,降准等于放水。在过去一年,为了应对经济放缓,央行一面拒绝降准,另一方面采取定向放松的措施刺激经济。
这种走钢丝的做法就是避免市场将降准视为一种“人为刺激”,造成信贷与资产价格飙升。此次降准几个小时前,央行发布了2004年第四季度国际收支情况的暗淡数据,实际上也是向市场传递降准的理由,避免市场理解为“放水”而出现破坏性的亢奋。根据2月5日资本市场上的表现,这个信息可以说得到了充分的表达。
中国经济数据近期下行趋势明显,降准会创造一个更好的货币环境。但经济增长并不能依靠货币政策刺激,因为由货币刺激制造的增长会付出更大的代价。降准也不会改变银行业“惜贷”的现状,因为问题出在实体经济风险过高。中国应该考虑加大中央财政的支出,并且加快改革为民间资本创造新的投资机会。考虑到国际收支出现根本性的逆转,降准进程应该是刚刚启动,而这一进程将不会起到刺激的作用。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编辑者:wanghui)
1、凡本网注明“来源:***(非舞钢现货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