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亚钢铁工业需要解决的问题
东南亚钢铁协会大会日前在马来西亚吉隆坡举行,与会代表就东南亚地区钢铁工业的发展及贸易等问题进行了充分交流。
东南亚钢铁协会主席Chow Chong Long称,东南亚钢铁工业在增长和提高竞争力之前首先解决的是贸易问题。面对强大的进口冲击,该地区钢生产厂家不能受益于地区需求的增长,没有营业利润率,产能利用率仅约50%,远低于全球平均80%。各国只能采取贸易措施,限制进口,特别是来自中国的钢材,中国出口商利用其合金线材和热卷享有出口退税大量低价出口,给当地钢铁业发展带来极大的阻碍。过去几年东盟内的钢贸易量呈下滑趋势,从2009年的10%降至去年的4%。目前东盟钢铁进口总量为5000万吨,约4%即200万吨来自东盟国家,而从中国的进口占比逐年增长,2009年为10%,2010年增至17%,2011年18%,2012年约23%,目前进口量1500万吨,约占30%。日本和韩国的进口分别为1400万吨和700万吨,所占比例分别为28%和14%。东盟各国如泰国、印尼和马来西亚已加强对中国钢产品采取反倾销、征收特保税等措施。
日本钢铁联盟主席兼新日铁住金公司执行副社长Hiroshi Tomono提出了一种新设想。他称,东盟成员国可以考虑联合建立一个先进的钢生产基地,包括从高炉到连铸的钢铁生产设备,为成员国的下游轧钢厂提供半成品钢材。这种跨国生产可以利用竞争力的资源,优化供需平衡,发挥更大的效率,此外,成员国之间可避免上游产能的重复投资,能够更好地瞄准从商用到高端钢产品的生产,满足地区增长的需求,降低区域内的竞争。Tomono称,这仅是设想而已,具体要看东盟钢铁工业部门。
东南亚钢铁协会主席称,从更长期发展看,东南亚钢铁工业应该采取革新的工艺以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生产更高端、特定的钢产品,保持与地区内的先进钢生产厂家合作,加强东盟内的钢贸易。东南亚钢铁研究所已拨款25万马币,由东盟钢铁协会(AISC)会同马来西亚、印尼、越南、菲律宾、新加歧和泰国,研究如何提升东盟盟内钢铁贸易,以及协调东盟钢标准等,目标是至2016年将盟内钢铁贸易量提升至10%。同时,东盟钢铁协会(AISC)与日本钢铁联盟(JISF)签署备忘录,期望与日本合作,协助东盟国家提升科技水平,生产耐用、廉价的钢铁产品。
1、凡本网注明“来源:***(非舞钢现货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