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贸纠纷吞噬7亿 中材国际多元化遇阻
中材国际近日发布年报,2013年公司营业收入207亿元,相比2012年的213亿元、2011年的258亿元,延续下滑的态势。
与此同时,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8935万元,同比下滑88%,而在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中材国际实际在2013年出现了2538万元的亏损。
在国内,水泥新建产线投资需求疲软,中材国际将更多的希望放在了非洲、中东、东南亚等海外市场。去年全年,在新签的311亿元水泥技术装备工程合同中,国内合同仅80亿元,其余均为海外项目。
一名水泥行业分析人士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记者,和德国洪堡、丹麦史密斯等工程商相比,中材国际在技术水平上相差不多,但在价格上低不少,因而占据了全球45%(不含国内市场)的份额,排位第一。预计2014年国外市场新干法水泥产能需求将达到7000万吨,热点集中在非洲、俄罗斯、巴西、东南亚(越南、印度)等新兴市场国家。
实际上,面对国内水泥工程市场下滑的局面,中材国际还把目光放在了钢厂、污水处理、超细粉煤灰、机制骨料、玻璃生产线、变电站、光伏电站等领域,进行多元化拓展。
但在这一过程中,中材国际走得并不顺利,甚至栽了大跟头。
中材国际近三年涉足钢贸业务,在2012年11月爆出2.2亿元的银行汇票和货物丢失后,旗下主营钢贸的子公司东方贸易又于去年年初陷入了诉讼标的达4.77亿元的合同纠纷。此后,中材国际终止了钢贸业务,成立钢贸业务清欠工作组,在通过法律诉讼等追偿钢贸债权后,在2013年年报中计提了7.26亿元的坏账准备。而在2012年,中材国际也曾因为钢贸业务计提过近4亿元的坏账。
成长的焦虑还不止于此。中材国际此前曾被看好的水泥窑协同处置业务,实际上仍处在整个行业有待“扶正”的境地。
中材国际表示,目前其在江苏溧阳的城市生活垃圾处置项目通过技术鉴定,示范效应已初步显现,而随着政府相应补贴到位,其技术的大范围推广将盈利可观。
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水泥窑协同处置并不是一件讨喜的事情。
多名人士告诉记者,很多垃圾焚烧站由地方环卫部门成立,政府会给垃圾焚烧企业补贴,而水泥企业的进入将打破这一链条,而且由于对水泥窑协同处置技术的认识程度不同,对于不少水泥企业而言,用水泥窑来处置垃圾并不赚钱。“每吨几十元的补贴怎么覆盖100多元的成本?”
即使是国内较早从事水泥窑协同处置的海螺集团,其子公司海螺创业在这一方面的进展也不快,不仅占比较低,且海螺创业在相当程度上依赖海螺水泥,其有超过一半的业务来自于海螺水泥。
“这是国内行业整体的问题,日本的垃圾基本都是水泥窑协同处置的,但他们想在中国做推广就不理想,政府不认同。”上述水泥行业分析人士表示。
1、凡本网注明“来源:***(非舞钢现货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