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不赚钱,圈地挣大钱”
国务院日前印发《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并指出这是当前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从“十一五”开始我国就着手治理产能过剩,但越治理越过剩的事实,表明传统的行政手段并不奏效。
此次《意见》中点出了部分地方政府通过廉价供地等方式,助推重复投资和产能扩张的“病根”,有望给化解工作趟出一条正路。
化解产能过剩需消除行政推手
产能过剩本是市场经济的常态。适度的产能过剩,能激发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的动力。但我国产能过剩的形成,背后却藏有行政推手。突出表现为部分地方政府因经济发展冲动,以廉价供地和财政资助等方式干预市场,引发部分行业过度投资。
记者采访了解到,东部一家大型装备制造企业,近年来是各地招商引资的座上宾,部分项目享受“零地价”优惠。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金碚说:“有些企业为了优惠而投资,上项目的主要目的是圈地。项目本身不赚钱,圈到的土地却能挣大钱。”
对此,《意见》明确提出,坚决清理废除地方政府在招商引资中采取土地、资源、税收、电价等损害公平竞争的优惠政策,以及地方保护、市场分割的限制措施。
专家认为,根治产能过剩,要把错装在政府身上的手换成市场的手。一方面加快要素价格改革,把重要资源配置由政府主导逐步变成市场主导。比如明晰土地产权,理顺土地市场的价格形成机制,从根本上杜绝地方政府向特定企业低价甚至零地价供地的行为。
另一方面,以新一届政府力推的职能转变为契机,促使政府退出对微观经济的干预,转向环境保护、民生改善和公共服务领域。当然,这样的转变需要考核指挥棒的引导。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总经济师陈文玲表示,要加快改革现有的政绩考核体系,不再将GDP作为考核官员的主要标准,逐步加大如人均收入、人均绿地面积和空气与水质量指数等多维度的民生和环保指标权重。
“扶大限小”扭曲投资行为
除了部分地方政府的角色错位,我国的产业政策和金融市场也为产能过度膨胀提供了温床。
纵观各地的产业政策,一个频频被提及的词汇是“扶大限小”。亮硕光电科技公司首席执行官李华对此颇有疑惑:“已经大了强了为什么还要扶持?真正需要帮助的应该是中小企业。”
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江飞涛指出,继续实施“扶大限小”政策,会促使小企业为避免成为被政策限制甚至强行淘汰的对象,具有强烈的规模扩张动机,这在很大程度上扭曲了企业投资行为,进而加剧产能过剩。江飞涛认为,应该从“扶大限小”转为对企业研发和创新的普遍支持,让“小而美”的企业也有发展空间。
我国以大银行为主导的金融市场体系,也是产能过剩的“隐形诱因”。在现有金融体系下,信贷资源优先流向大企业、大项目,导致“垒大户、傍大款”成为一种普遍现象。记者在采访中不止一次听到,大企业获得的贷款多到用不完,甚至可以加价转给中小企业当上“二银行”。在这种导向下,将规模做大成为企业获得融资最便捷的途径。
随着我国金融改革的推进,各地兴办民营银行的热情高涨。其实,我国的银行数量并不算少,真正的缺陷在于层次不够丰富。未来股市、债市等直接融资模式和服务中小企业的小微金融机构,才是需要加强的地方。
“消化”优于“消灭”
对于产能严重过剩,此次《意见》强调“化解”而不是“抑制”,本身也透露出很多新信号。
记者采访了解到,许多人视过剩产能为社会包袱,采取有意无意地“歧视”态度。一家钢铁企业负责人说:“原来说自己在钢铁厂上班很自豪,现在感觉低人一等。”上海一家光伏企业反映,该公司今年一季度在日本市场的销售额是去年全年的2倍,但银行仍然不断收缩信贷,今年上半年就压降贷款规模7亿元。
但也有研究者对产能过剩问题持积极态度。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总经济师陈文玲认为,当前累积的巨大产能,是数十年投资的成果,一定程度上是国家的财富。特别考虑到金融危机后,发达国家重振制造业、向实体经济回归,我国更不应该轻易否定已形成的产能优势。比如我国的钢铁产能虽然很大,但人均钢铁存量只有美国的1/5,继续推进城镇化和工业化,离不开钢铁这个硬通货,化解产能过剩不应走简单的打砸封路线。
不少企业家向记者表示,在化解过剩产能时,“消化”应优于“消灭”,“引导其做强”应优于“限制其发展”。国务院的《意见》指出,要通过扩大国内有效需求,消化部分过剩产能。比如在钢铁领域,要推广钢结构应用,提高公共建筑和政府投资建设领域钢结构的使用比例。
宝钢钢构有限公司总经理郝荣亮指出,在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钢结构建筑面积占总建筑面积的40%以上。而在中国,这一比例不到5%。提高钢结构使用比例,既有利于过剩产能化解,又能带动产业升级。
1、凡本网注明“来源:***(非舞钢现货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