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

意见反馈

|

分享到:
资讯首页| 查现货| 视点| 图片| 中厚板行情| 聚焦| 上游| 下游| 快讯| 评述| 专家| 调价
关键词:

找中介求职小心10种“就业陷阱”

 时间:2015-04-07 08:54:21编辑:arince来源:钢企网
“今年春节后,我通过中介找工作,谁知道,交了几次手续费,一次都没介绍成,500多元打了水漂,感觉受骗了。”市民王海说。“其实,这就是一种就业陷阱。”智联招聘相关负责人说。“在天津

“今年春节后,我通过中介找工作,谁知道,交了几次手续费,一次都没介绍成,500多元打了水漂,感觉受骗了。”市民王海说。“其实,这就是一种就业陷阱。”智联招聘相关负责人说。“在天津,每年春节过后至5月,是就业高峰期,找工作的主力是已经毕业或即将毕业的大学生。”智联招聘相关负责人提醒,无论是新入职场的毕业生还是重新找工作的人,都得提防来自不法分子的就业陷阱,根据求职者的经历,智联招聘发布10种“就业陷阱”。

陷阱1:高职当幌子

某服装公司给某学校发来招聘通知,招聘营销助理若干名。不少毕业生前去报名,发现就是招聘业务员,销售服装。还有一些单位在招聘时按照职位招聘,但毕业生报到后却被安排到其他岗位。

陷阱2:注水招聘会

招聘会不是单位数量严重缩水,就是招聘单位“出工不出力”,甚至有的单位收了简历后便没有消息。因此毕业生在参加招聘会时一定要注意,参加由政府相关部门组织的面向高校毕业生的专场招聘会,并且此类招聘会往往是免费的。

陷阱3:骗取中介费

中介往往是当求职者交纳不菲的中介费后,再列出一系列条件,比如报名者过多、不招大学生等,甚至有的公司根本就不存在。很多毕业生都被不法分子所骗,交了中介费后,找工作就杳无音讯了。

陷阱4:工作地错觉

很多企业在全国都有分部,而参加招聘会的往往是总部的人力资源部门。因此,应聘者在应聘时容易产生错觉,以为工作地点就在总部所在的城市,结果上岗后被分配到偏远的地方,与自己期望地点差异很大。

陷阱5:公司培训费

公司以录取为诱饵骗取培训费已屡见不鲜,但仍有毕业生求职心切,掉入陷阱。为争取留在公司工作,辛苦工作一个月,结果却被告知“你干得不错,但专业知识不足,公司需要对你进行培训,培训费300元需要先交纳”。有质疑时,公司说“不交培训费可以走人,但此前工作一个月薪水免谈”,让求职者不知所措。其实,这都违反劳动法且侵害劳动者利益。

陷阱6:电话吸费用

有些骗子以招聘为幌子,联系投简历的应聘者,让他们给一些收费很高的信息台回电话,或订阅收费资讯,骗取钱财。

陷阱7:试用期猫腻

上岗后一般都有三个月的试用期。有些单位利用这个条款,要么在这期间少付工资,要么到期后以各种理由辞退。

陷阱8:合同有诈

毕业生在签订合同时一定要仔细阅读各项条款,必要时咨询学校和老师的意见,以免受骗。

陷阱9:承诺高待遇

有些单位为了招聘到优秀人才,会口头承诺一些工资、住房等优厚待遇。当求职者到岗后却发现这些待遇根本就不能兑现,找单位领导理论时,得到的答复往往是“谁承诺你找谁去,公司没有这样的规定”。

陷阱10:皮包公司

有的求职者没有向某公司投递简历,却被通知面试,为安全起见,便上网先查一下,发现同一电话、地址居然注册了多个公司,涉及完全不同领域,在工商网站查询才知道,该公司早已经不存在。

 

来源   城市快报

(编辑者:wanghui)

相关内容检索:
已有0人评论 我有话说相关内容阅读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舞钢现货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非舞钢现货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今日推荐

10月17日新钢部分产品价格调整信息

  10月17日,新钢对部分产品出厂价格进行...

10月17日江苏连钢建筑钢材价格调整信息

10月17日,江苏连钢对建筑钢材出厂价格进行了调整,本次调...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免责申明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Powered by 舞钢现货网 Corporation,   © 2010-2015 起风网络 Inc.
Copyright©2010-2013 By 起风网络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