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 科技 产业"三融合 打造佛山经济升级版
多层次资本市场初具规模,金融、科技、产业进一步融合
广东金融高新区在佛山这片制造业热土上,助力金融业不断创新发展。/佛山日报记者王伟楠摄
获省批准建设金融科技产业融合创新综合试验区,成功发行全省首批小贷私募债,设立科技型中小企业信贷风险补偿基金,多家企业登陆资本市场……今年上半年,佛山金融领域喜讯不断,一系列金融政策陆续落地,全市金融业态不断丰富,一大批境内外金融机构涌向产业热土,助力更多佛山企业拥抱资本市场,助力打造佛山经济升级版。
产业唱出转型升级大戏,金融服务搭建优质平台。通过搭建资本市场与科技产业对接平台,推动金融服务创新的“佛山样本”渐趋完善。下阶段,佛山将继续深化金融改革,推动金融、科技、产业融合发展,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的直接融资模式,打造省级小额贷款私募债发行平台,出台我市各类融资扶持政策。
“金融、科技、产业”三融合
引领企业转型升级
近几年,佛山确定超前引领的金融发展思路,金融业发展之初便定下“为制造业输血”的基调,从政策设计、平台搭建、金融运营上支持产业转型升级。佛山市金融局副局长蔡伟接受佛山日报记者采访时谈到,佛山制造业想要进一步发展需要金融支持,金融产业已经到了大跨越发展时期。
受国内外宏观经济下行影响,去年以来银行银根收紧,金融输血企业难度增加,企业转型升级呼声强烈。在此背景下,今年2月10日,省政府召开科技金融工作会议,授牌佛山市南海区为“广东省金融科技产业融合创新综合试验区”,依托广东金融高新区和佛山国家高新区核心园区,在全省率先探索一条金融科技产业融合创新发展的新路径。
与此同时,一只30亿元的金融科技产业融合创新基金宣告成立,预计撬动500亿元社会资本投入金融科技产业创新项目,并计划创建佛山科技街、佛山民间金融街、佛山文旅街3个创新特区。顺德今年也启动产业金融改革试验区建设,推进“顺德区企业信用与金融服务综合平台”,促进金融机构与企业项目开展有效对接。
“政府需要把过往财政专项扶持转化为适应产业发展的引导基金,以市场需求为依据,运用政策金融手段,打通民间金融和科技金融对接的桥梁。”蔡伟谈到,佛山需要牢牢把握按照企业生命周期配置金融资源的原则,针对科技型企业不同阶段的创新需求,明确政府扶持的具体方式。
金融政策落地,一批金融机构也扎根落户。截至目前,广东金融电子结算中心、毕马威全球共享服务中心等200多个金融机构及国内外知名企业落户金融高新区,总投资额达487亿元,并吸引12000多名中高端人才进驻。一场以珠三角强大的工业制造基地为依托,立足佛山辐射华南、金融科技产业共同起飞的改革正式拉开帷幕。
多层次资本市场具规模
企业融资渠道多元发展
随着今年的IPO重启与国内资本市场不断完善,各级资本市场“佛山板块”新军不断涌现,如登陆A股市场的海天味业、欧浦钢网,登陆新三板市场的欧神诺,以及在全国各类区域股权交易中心挂牌的佛山企业,总共已超过70家。
截至6月底,佛山上市企业总数38家,累计融资约620亿元,并形成了上百家企业的拟上市企业梯队。随着新三板全国试点放开,我市先后有6家企业成功挂牌新三板,目前仍有7家企业等待排队审核,约30家企业拟在新三板挂牌。
上市企业的资本运作也不断增多,截至目前,23家A股佛山上市公司就有7家正在推进并购重组方案。企业的资本运作和跨越发展也为各级财税带来源源不断的贡献,据半年报告显示,23家A股上市佛山企业上半年累计应交税费达32.49亿元,同比增长超过50%。
一系列数字变化,是佛山从成本招商到资本招商的坚实转型。“科技类创新型企业多为轻资产,没有抵押物,不容易获得银行贷款,这为股权投资公司、融资租赁公司等创新型金融机构带来机遇。”蔡伟谈到,对于企业的资金需求和科技创业融资,政府正在大力推动设立科技支行、科技保险等科技金融专营机构,为科技型企业融资服务。
截至6月底,佛山基金总数达到200只,注册资本约260亿元,已成功投入200多个项目,重点扶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全市很多拟上市企业有基金进入。同时,由国家火炬中心、省财政厅、粤科金融集团及我市南海区共同出资组建的规模为20亿元的创新创业股权投资母基金已于6月21日广州金交会期间正式挂牌。
蔡伟介绍,下一步我市将继续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的直接融资模式,优化企业上市扶持政策,支持OTC业务创新,打造省级小额贷款私募债发行平台,出台我市债券融资扶持政策,打造批量发债模式。 佛山日报
1、凡本网注明“来源:***(非舞钢现货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