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强钢推广须解决四大问题
“目前,下游行业对高强钢的应用比例越来越高。”日前,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发展与科技环保部副主任姜尚清在接受《中国冶金报》记者专访时表示。
在汽车用钢方面,随着汽车轻量化发展,高强度汽车钢板的应用比例越来越高。近两年,国内不断加大高强度汽车钢板的研发和应用推广力度,高强度钢板的应用比例已超过50%,部分车型高强度汽车钢板应用比例超过60%。宝钢是目前高强度汽车钢板的主要生产企业,仅今年第一季度,其生产的超高强度汽车板销售同比增幅就达到了220%。
在造船用高强钢方面,姜尚清表示:“前几年,高强度造船板的应用比例仅为20%左右;今年,高强度造船钢板生产比例已接近50%。”
与此同时,钢筋高强化趋势更为明显。据姜尚清介绍,2013年,高强钢筋产量约占热轧带肋钢筋总产量的80%,在示范地区的占比达到90%,而2000年高强度钢筋的应用比例只有40%左右。
近两年,为应对严峻市场形势的挑战,国内钢铁企业加快了品种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的步伐。在这一背景下,国内钢铁企业纷纷加入高强钢的生产行列,高强钢的生产能力快速增长,与此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一些问题。
须解决和关注的四个问题
质量稳定性、后续服务有待提高。目前来看,我国已经具备了对大多数高强钢品种的研发和生产能力。姜尚清表示:“事实上,目前我们存在的主要问题已经不是生产能力和水平的的问题,比如对于船板来讲,现在更多的是加工配送和后续服务的问题。”
她同时表示:“国内高端产品的质量稳定性也要进一步提升。”以管线钢为例,虽然国内企业生产的管线钢产品性能以及生产应用规模已经世界领先,但一些企业产品的质量稳定性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姜尚清介绍,由于市场竞争比较激烈,一些企业试图以减少产品中的合金成分,通过工艺控制实现产品性能要求来降低生产成本。但这对生产工艺过程的控制要求很高,一旦控制不到位,产品质量的波动就会很大,有时同一批次的产品都会出现质量波动。目前,质量不稳定已经成为一些用户不愿意选用国内产品的主要原因。
高强钢同质化竞争在加剧。以汽车板为例,鉴于高强度汽车钢板的市场和盈利状况比较好,很多企业都在争相上高强度汽车钢板生产线,但目前新建的汽车高强度钢板生产线产能已远远大于消费需求,未来这一领域的竞争将异常激烈。
“在这一方面,企业应该改变观念和思路。”姜尚清认为,现在出现的同质化竞争,虽然与企业在建设初期对装备和产品定位选择的同质化相关,但更多的是企业经营理念和发展思路所致。“这种情况不是个例,其他高强钢品种之间的同质化竞争也都很激烈。”姜尚清说。
新产品进入市场存在障碍。目前,钢企在开发产品的过程中,对产品的应用过程、使用环境和影响使用的因素考虑不周,只有在用户应用和推广过程中出现问题后,才去调整研发,再重新推广应用,造成新产品进入市场的过程极为漫长。
姜尚清解释道:“目前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牵头成立了几个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其目的就是为了使大家在共同研发的过程中同步考虑应用环境、用户评价,考虑应用技术和产品匹配等问题,从而提高研发和应用效率,有效解决和克服推广过程中新产品进入市场的障碍。”相关标准、规范还有待进一步完善、提升。比如,在建筑施工过程中,随着钢筋强度的提高,相应的标准、规范也要进行修订。再比如,由于相关规范、标准不够完善,钢结构用钢的较高强度级别还没有被覆盖,造成高强度钢材使用没有规范,直接影响了高强度钢在钢结构中的应用。
姜尚清表示,标准、规范的修订需要钢铁行业和用户行业行业共同推进,钢铁行业要提供应用数据、生产数据等相关数据;用户行业也要积极推进规范调整,提供在应用加工中发现的问题和积累的数据。
政府、协会、钢企、用户应各司其职
为了解决高强钢在推广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政府、行业协会、钢企和下游用户要共同努力。
姜尚清认为,生产企业应该加大技术研发力度,加强应用技术的研究,做好应用技术的服务,实现从产品供应商到服务商的观念转变,为用户提供定制化的服务和产品,这样才能提升高端产品应用和推广的有效性。
“不同的应用环境、不同的用户对产品的个性化要求会越来越突出。”姜尚清说,“现在大部分钢铁企业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只是做得还不到位,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创造市场需求,实现为客户创造价值,将是企业未来保持竞争力的根本,也是企业创新的驱动力所在。
与此同时,姜尚清建议,下游用户可配合钢企进行产品数据的收集和积累,特别是对于高端产品和应用环境比较复杂的产品。这些数据是支撑标准规范的制定、产品的进一步完善和更有效应用的基础。“如果有数据支撑,新产品进入市场的周期将大大缩短。”
此外,行业协会要给上下游企业搭建一个交流合作的平台,推进共性技术的研发和标准规范的形成。政府的作用更多的是对市场规范的引导和相关政策的制定,构建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以有利于高端产品有序协调发展。(中国冶金报)
1、凡本网注明“来源:***(非舞钢现货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