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能源汽车竞争力:商用车高过乘用车
网易汽车8月1日报道 新能源汽车基础设施的建设与发展是新能源汽车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前提,是新能源汽车实现大规模推广应用的关键所在。在7月31日,由中汽研和日产(中国)、东风汽车合编的《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报告》(又称新能源汽车蓝皮书,下称报告)显示,截至2013年年底,全国累计建成充(换)电站492座,各类充电桩2.3万个(含站内充电桩)。
发布会现场
该报告分为产业篇、政策篇,调查篇、借鉴篇等6个版块,其中产业篇包括中国新能源乘用车产业、动力电池、驱动电机产业发展动态,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情况等;政策篇包括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城市案例(北京、上海、广州)、消费者调查、电动汽车安全事故调查、新能源和传统燃油公交车全生命周期成本调查和比较;借鉴篇包括日美欧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发展、国外电动汽车标准化工作、美国加州零排放汽车规定及信用积分交易制度等;附录篇包括中国和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事记、主要国家及企业新能源汽车销量数据等。
报告指出,201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无论是产业支撑力、企业竞争力,还是产品竞争力都比2012年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小幅下降
同时,报告还显示,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仍存在政策支持力度不足、成本相对较高、基础设施不完善等问题,对比国外主要汽车工业发达国家,如美国、日本等,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总体竞争力仍存在较大差距。
据该报告课题组的研究,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在日本、美国、德国、韩国和中国这5个评价国家中排名最后,且差距明显。综合指数是日本的71%(2012年,75%),美国的73%(2012,83%),德国的77%(2012,80%),韩国的88%(2012,89%)。与日本、美国、德国、韩国相比,2013年分别下降了4%、10%、3%和1%。
新能源汽车整体竞争力:商用车>乘用车 纯电动乘用车>插电式混动/燃料电池乘用车
课题组专家评分结果表明,我国新能源汽车产品整体竞争力不强,但是不同车型的竞争力不尽相同,其中,新能源商用车整体竞争力明显高于乘用车。而在新能源乘用车中,插电式混合动力、燃料电池乘用车的竞争力相对较弱,纯电动乘用车竞争力略强于其他3种车型。
该报告最终共提出了六项结论:产业化进程加快,关键零部件产能快速提升;市场推广进入新阶段,进程不断加快;商业模式不断创新,但仍需深入探索;基础设施建设受到重视,私人充电设施有望加快发展;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小幅下降;高层关注推动有力措施加速出台,政策环境日臻优化。
1、凡本网注明“来源:***(非舞钢现货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