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钢开门搞科研聚智提效促转型
连日来,北京科技大学赵爱民教授、西南大学李长明教授、哈尔滨工业大学陈玉勇教授分别来到攀钢开展学术交流,这是攀钢开门搞科研,为企业转型升级提供支撑的缩影。
今年初,攀钢提出立足“把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转化为经济效益”两个重点环节,在开展科技创新中,坚持开门搞科研,在科技创新上取得突破,为攀钢转型升级提供支撑。为此,攀钢加大与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学术交流力度,将学术交流作为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提高,培养研发人员的重要一环。上半年,仅研究院就邀请国内外专家来攀钢举行学术交流活动15次。
在“引进来”的同时,攀钢还积极“走出去”,让科研人员参加各专业研讨会、学术交流会,起到丰富知识、深化思考、启迪思路和提高能力的作用。同时,攀钢积极与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东北大学、四川大学等国内科研院校和机构开展合作研发,促进钒钛领域的产、学、研有机结合,不断提升研发效率。
发挥和利用钒钛资源综合利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钒钛资源综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两大平台作用,是攀钢坚持开门搞科研的最重要途径。6月份,攀钢组织召开了“第二届全国钒钛钢铁(化学)检测新技术交流会”,提升了攀钢检测分析技术在钒钛钢铁领域中的应用水平。
“开放、流动、联合、竞争”,攀钢本着这一原则,鼓励钒钛资源综合利用领域研究人员开展创新科学研究,有针对性地解决钒钛资源综合利用关键、共性技术难题,提高平台的开放和共享程度。7月,钒钛资源综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设立本实验室开放课题基金,资助有关人员从事钒钛资源综合利用技术的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技术研究,并发布了铬溶液制备铬产品工艺技术研究、钒铬尾渣综合利用及无害化处理技术研究等5个开放课题指南。
1、凡本网注明“来源:***(非舞钢现货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