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熙汶:只有俘获中国人的心 韩企才能生存
韩国《中央日报》2日刊登了汉阳大学中文系教授柳熙汶的文章,称“十分明确的是,对中国市场依赖性强的韩国企业将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如果得不到中国顾客的信赖,甚至连生存都成问题。”
以下是文章全文:
只有俘获中国人的心 韩国企业才能生存
柳熙汶 汉阳大学中文系教授 北京大学经济系客座教授
有人预测新年中国经济的发展可能出现停滞。十分明确的是,对中国市场依赖性强的韩国企业将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如果得不到中国顾客的信赖,甚至连生存都成问题。已经有很多跨国企业为了获取中国顾客的信任,正展开交流以社会服务等各种努力。
百事与中国红十字会一起开展内蒙古牧草地工程,其竞争企业可口可乐就出面改善长江生态环境工程。法国石油化工企业道达尔(TOTAL)在中国著名大学开设有关人类、环境、资源节约的讲座并支援大学生的社会实习。泰国的饲料企业正大集团也在努力支援中国西北地区农民的畜产以及种子改良技术教育。星巴克则以大学生为中心展开环保运动。杜邦(DuPont)顺应政府政策,走在中国新农村生态建设的前沿。这些都是近来在中国展开的竞争性外国企业的社会责任(CSR)活动状况。
英特尔从单纯的社会贡献中迈出一步,正参与创造共享价值(CSV)。以全国170万名教师为对象,运营大规模的支援项目,正立志于中国教育生态环境的改革。
与经济腐败展开斗争的中国政府,在外企中也通过国际规范的标准,要求守法经营、消费者及劳动者权益保护、向地区社会承担责任的姿态。这是因为之前因高度发展而被忽视的资源浪费、环境污染、食品安全、劳动者权益和安全问题等再次突显出来,随着贫富差距越来越严重,政府进行的和谐社会的构图也需要企业来分担。中国中央企业正在将与此相符的社会责任报告书的发行赋以义务化。中国最大的民间电子商务企业阿里巴巴的董事长马云也公开表示,“今后将与比尔盖茨在更有效率的社会贡献中展开竞争”。
近来,中国媒体对外国企业不良产品的抨击也越来越严重。这也让外资企业明白一点,为了在中国市场扎下根基,需要与中国社会的交流沟通。对劳资纠纷和不良产品,政府的强烈制裁紧随其后,因中日领土纷争,还引发抵制日货运动,进军中国的跨国企业也正将社会责任活动重视为经营战略。进军中国的外资企业向地区社会利益和公益活动做贡献,既成为获取中国市场的生存战略,也成为必需条件。
韩中缔结自由贸易协定(FTA)之后,如果今后市场扩大快速有所进展,通过企业的地区社会贡献的社会沟通将变得更重要。再加上随着中国政府重视经济质的发展,环境保护、能源节约、资源节约领域的市场需求正在增加。就算是为了开拓新的市场,更加需要与中国经济社会所指向的价值相连的社会责任活动和投资。其中一个例子是,LG打出“我爱中国”,投资贫困地区的教育,一直以来进行着顺应中国政府理念的沟通。中国三星也与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一起以贫困地区希望小学的学生们为对象,开设“梦想课堂”。
参与文化遗产的保护和设施支援的中国文化亲和型也是可行的沟通类型。宝马的文化遗址探访志愿活动以及密封容器乐扣乐扣苏州生产法人建立楚国忠臣伍子胥铜像,也可以成为开发历史故事和进行文化交流的关键词。
与此类似,在中国社会中,外国企业为解决社会问题和扩大共享价值而展开各种各样的社会责任活动,正呈现出地区社会贴近型、企业价值集中化、政府价值指向型、公益价值链条型、中国文化亲和型的特征。
进军中国的外国企业扩展与政府或非营利性组织等的合作关系,正帮助改善贫富差距、消除教育差距、环境保护、文化活动、创业革新等。如今韩国大企业也有必要迎合中国政府的价值观和国政理念,转向探索整体性的社会革新方向。中小企业走地区社会贴近型方向更加效率。
与中国政府指向的可持续社会相连的社会责任活动,不仅将使直接销售额增加变得更加容易,还使得提高品牌形象和进军新市场也变得容易。这种案例有,中国对利用二氧化碳排放量减低、可再生能源、环保技术的环境及安全食品的需求正在增加。顺应这一趋势,韩国企业也有必要开发、符合中国地区社会及专业化的环保项目。能够同时构筑企业的发展与社会发展以及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性活动,是进军中国的韩国企业必须开发的共同课题。外国企业在共享社会价值并扩大这一价值的同时,反映出对环境、劳动者、消费者、地区社会的利益并承担社会责任,这是谋求在中国市场中长期生存的捷径。
来源 网易财经
(编辑者:wanghui)
1、凡本网注明“来源:***(非舞钢现货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