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自贸区金融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
上海自贸区金融改革创新取得阶段性成果。记者14日从监管部门及自贸区管委会获悉,区内金融机构集聚效应进一步凸显,业务创新好戏连台,上海首家试点民营银行将落户自贸区。
“自贸区金融改革创新试点有序推进,一行三会的51项细则正在加快落地。目前除了自贸区账户体系、投融资汇兑便利化细则尚未出台,其他大部分金融创新内容都进入实施操作阶段。”上海自贸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戴海波说。
目前,上海自贸区已经吸引了持牌金融机构54家,其中包括中资银行分行11家、外资银行支行20家、股权投资和融资租赁公司264家、投资与资产管理相关企业1500多家等。
受益于自贸区一系列开放政策,人民币境外借款、人民币跨境双向资金池、人民币跨境并购贷款等新型业务有序开展。本周末,上海自贸区内跨国公司外汇资金集中运营管理首批试点也将落地。
“上海自贸区跨境人民币业务增势迅猛。从自贸区挂牌到今年4月,区内企业累计实现人民币境外借款26笔,总额达45亿元;共有12家企业参与人民币跨境双向资金池业务试点,累计金额达46亿元;跨境人民币结算总额达到426亿元,同比增长90%。”上海自贸区管委会财政和金融局局长张红说。
备受关注的是,据上海银监局副局长马立新透露,经国务院批准,将有一家试点民营银行落户上海自贸试验区。此前,银监会公布了首批5家试点民营银行,其中位于上海的民营银行将由复星集团和均瑶集团联合组建。
此外,据张红透露,自贸区负面清单今年有望进一步缩短,可能从2013年的190项缩减至130项左右,开放度、透明度进一步提高,进一步与国际通行规则衔接。
来源 新华网
(编辑者:wanghui)
1、凡本网注明“来源:***(非舞钢现货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