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总“十二五”之忧 投产里程滞后于预期目标
2015年底,营业里程12万公里,这一“十二五”铁路规划的既定目标面临考验。
“十二五”铁路规划中期评估结果显示,投产里程滞后于预期目标。
目前全国虽有上百个铁路项目处在建设当中,但据知情人士透露,作为主要的投资主体,中国铁路总公司(下称“中铁总”)正受到资金投入不足、新开工项目不足等问题困扰。
加快推进铁路投融资体制改革,或将成为解决问题的重要一环。
“十二五”目标难实现
据了解,2013年,受中铁总等单位委托,铁道部经济规划研究院曾对“十二五”规划进行了中期评估。
按照规划,到2015年,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要达到12万公里左右,复线率和电化率分别达到50%和60%以上。为了实现规划目标,“十二五”期间,全国铁路将安排固定资产投资2.8万亿元,其中基本建设投资2.3万亿元。
评估课题组得出的基本结论是,从2011?2013年6月底,复线率和电气化率指标已超额完成,铁路完成固定资产投资额略高于1.4万亿元,但最重要的投产里程指标却滞后于预期的目标,且新开工项目不足,没有达到预期数量。
“这意味着,想完成原来的工作量,就得增加投资;按原来的投资,肯定完不成原来的工作量。”知情人士对《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说。
一位中国铁建人士认为,即便有足够投资,2015年底也难以实现12万公里的目标。因为按照目前几家铁路承建企业的生产能力,一年新线能投产6000公里左右就很不错了。而且一条铁路正常建设工期需要4年以上时间,不可能再靠压缩工期在短时间内建成更多铁路。
根据近几年铁路年度工作会议披露的新线投产数据累加,中国铁路营业里程已接近10.4万公里,要想实现12万公里的目标,接下来的2014年、2015年新线投产里程要达到1.6万公里,平均每年8000公里。
而在2014年1月9日,中铁总年度工作会议披露,预计2014年铁路投产新线里程为6600公里以上,这与8000公里还存在一定差距。
追资至3.3万亿元?
行至中途,才发现投资额不足?
知情人士解释,2010年开始做“十二五”规划时,一些铁路项目尚处于预可研阶段,有些项目甚至预可研都还没有做,投资额只能靠估算。随着设计深入和工程开始施工建设,才逐步摸清实际投资额,发现需要调整增加概算。此外,征地拆迁等费用上涨,也是投资不足的原因。
据统计,征地拆迁费用上涨占全部工程造价上涨的40%。前述中国铁建人士认为,近年来原材料、人工成本上涨,也导致铁路工程造价上涨。
中期评估报告建议,“十二五”期间,铁路固定资产投资需增至3.3万亿元,才能在2010年底9.1万公里的基础上新建成2.9万公里,完成2015年目标。
资料显示,“十二五”前3年,全国铁路已安排固定资产投资1.88万亿元,距离3.3万亿元尚差近1.42万亿元,接下来的两年,平均每年需投资近7100亿元。
而在中铁总年度工作会议上,中铁总总经理盛光祖介绍,2014年国家铁路安排固定资产投资额为6300亿元。
知情人士介绍,这其中的资金缺口,需要通过铁路投融资体制改革来解决
1、凡本网注明“来源:***(非舞钢现货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