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书记曝城市发展最大瓶颈 加快石钢搬迁
近几年来,石家庄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突飞猛进的进步,我们已经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这些成绩的取得,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我们持之以恒地抓两个环境建设。昨日(2月25日)召开的石家庄市着力改善两个环境广播电视大会,已经是石家庄市连续5年在春节假期后上班第一天召开如此规模的会议。
河北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孙瑞彬在昨天的大会上强调:“坚持不懈地抓两个环境建设,决不是作秀、装样子,而是为了河北省会长远发展,为了全市1000万老百姓的根本利益。”
当前,石家庄市面临最大的问题仍是发展问题,生态环境和发展环境不优,仍然是制约石家庄市又好又快发展的两大“瓶颈”。孙瑞彬表示,在宏观环境十分不利、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形势下,石家庄市要抓住京津冀协同发展这个重大机遇,加快转型升级、跨越赶超步伐,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目标,率先在河北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唯一能做的、可拼的就是把环境打造好。这是我们的“命门之穴”,是推动河北省省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头等大事,必须作为永不竣工的工程,毫不动摇地抓下去。
让老百姓切实感受到大气质量明显变化
让老百姓呼吸上更加新鲜清爽的空气
尽快实现石家庄市大气质量的明显改善,既是习近平总书记的心愿,河北省委、省政府的要求,也是全市人民的殷切期望,更是全市各级党委、政府的重大政治责任。通过近两年来的工作实践,石家庄市已经形成了一整套比较科学的治污思路和举措,坚定了战胜大气污染的信心和决心。
开弓没有回头箭。“我们要以贯彻实施新《环保法》为动力,实行目标倒逼,自我加压、背水一战,坚决履行好这个庄严的承诺,完成好这个艰巨的任务,团结带领全市人民,以决战决胜的姿态,打好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进一步把污染控制住、把指标降下来,早日甩掉重污染城市的‘黑帽子’,让老百姓切实感受到大气质量的明显变化,呼吸上更加新鲜清爽的空气。”孙瑞彬在昨天会上的承诺掷地有声。
要坚决落实六大举措,不能打折扣、降标准、减力度
实践证明,市委、市政府采取的压煤、抑尘、控车、迁企、减排、增绿六大举措是行之有效的,必须一以贯之、紧抓不放。要科学压煤,做到科学化、精细化,既要严控煤炭消费总量,坚决完成河北省下达的削减燃煤任务;又要确保经济发展不受太大的伤害,从而确保老百姓就业不出现问题。要大力推广先进的燃煤技术、新型节能环保炉具和优质燃煤,提高燃煤的效率,依靠科技进步减少燃煤污染。今年,要下大力整治农村量大面广、粗放式散煤燃烧导致的污染,着力解决大气污染“农村包围城市”的问题;要加快推进电厂余热入市工程,尽快替代热二(南厂区)和热三供暖,大幅减少市区燃煤总量。
针对石家庄市大气污染物以颗粒物为主的特征,要进一步加大对煤烟尘、道路尘、工地尘、矿山尘等各种扬尘的治理力度,切实在严管和精细上下功夫。对建筑施工、渣土运输、马路清扫等每一个有扬尘的场所和环节都要有人管、有措施、真落实,做到绿色施工,坚决把扬尘控制住、压下来。
所有列入搬迁计划的污染企业都要加快推进,特别是要加快石钢、双联化工、曲寨水泥、华药、石药等重点企业搬迁步伐,坚决消除城区的重大污染源。
要坚决淘汰黄标车,着力抓好重载车辆的尾气治理,排放不达标的车辆不得上路行驶。要切实改善河北省会的交通状况,鼓励人们绿色出行,最大限度地减少机动车尾气污染。
要运用好节能减排这个倒逼机制,按照最严的排放标准,抓好火电、钢铁等重点行业的环保设施升级改造并确保正常运行,最大限度地减少工业排放。
要继续开展大规模植树绿化,全市城乡凡是能绿化的地方要全部绿化。今年,要突出抓好“一山二环三河”绿化及绿色廊道、太行山绿化、农村绿化,适度发展经济林,加快建设森林城市。
要釜底抽薪、着力治本,积极主动调结构、转方式、促转型
环境污染说到底是工业化带来的“副产品”。要解决好石家庄市的环境污染问题,最根本的还是要加快转型升级步伐,切实改变高能耗、高排放、高污染、低效益的产业结构。
今年,石家庄市要在采取一系列治污应急措施的同时,着眼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把调结构、稳增长、控污染有机结合起来,按中东西三大区域各自的产业定位,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姿态,强力推动产业转型,走绿色发展之路,从根本上减少污染物排放,起到釜底抽薪的效果。对那些效益差、污染重的产业要坚定有序的予以淘汰。同时,要大力发展替代产业,提高招商门槛,优化投资结构,加速产业转型;要深化拓展对标行动,大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切实转变发展方式,从根本上减少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和破坏。
要加强环保能力建设,确保治理污染有队伍、有手段、有投入
石家庄市把今年确定为“环保能力提升年”,全面加强环保预警监测、执法监管等方面的能力建设。
要切实加强环保队伍建设,将机构、编制向环保部门倾斜,真正投入人力抓环保,努力改变基层环保执法人员不足、疲于应付的局面。要切实保障环保工作经费,加大环保投入,在治理污染上该花的钱一定要花。要加强环保监管硬件设施建设,争取在河北省率先把大气预报预警中心和节能减排监控指挥中心建起来,加快构建覆盖全市的智能化生态环境执法监控平台,补齐装备上的“短板”,强化环境监管工作手段。要创新环保监管模式,建立健全“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市县乡村四级网格化管理体系,确保每个污染源都有人盯、有人管。要加强应急能力建设,确保环境污染应急处置更科学、更有效。
要严格环保执法监管,对环境违法零容忍、用重典、严惩处
环境执法不严、违法成本太低,是导致一些企业违法排放、超标排放的重要原因。今年,石家庄市要以贯彻实施新的《环保法》为契机,按照国家和河北省的统一部署,全面开展环境保护大检查。对偷排偷放、超标排放等恶意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要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切实做到违法必纠、执法必严、决不手软,以此提升全社会的环境守法意识,真正把治理污染、改善生态纳入法治化轨道。对环境违法的小企业,要依法从严从重处罚;属于非法生产的要坚决取缔。对环境违法的大企业,除施以重罚外,还要在新闻媒体上连续曝光,将不履行环保责任的企业广而告之,并将环境违法信息记入诚信档案。对于涉及犯罪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今年,要抓紧对河北省省会大气污染防治条例进行修订、尽早出台,为治理大气污染、改善生态环境提供有力的法律支撑。在改善发展环境方面,也要加强地方立法工作,将两个环境建设一并纳入法治化轨道。
像重视大气污染治理那样抓好水污染治理
当前,石家庄市水的问题比较突出,主要是水资源严重短缺,水生态严重恶化。石家庄市是一个严重缺水的城市,人均水资源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10,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40;每年超采地下水10亿立方米,地下水位平均每年下降近1米。石家庄市的水污染状况也比较严重,水环境容量几乎为零。
对水环境治理,从现在开始就要及早行动、主动出击,像重视大气污染治理那样抓好水污染治理。要注重源头防范,加强岗黄水库等水源地保护,确保饮水安全;要加大对市域主要河流污染防治力度,巩固
1、凡本网注明“来源:***(非舞钢现货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