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树斌:废钢铁加工配送体系仍需完善
近年来,国家相关部委对废钢铁产业的发展给予高度的关注和扶持,特别是国家各项“十二五”发展规划的出台,为我国废钢铁产业的发展壮大注入了强大的生命力。
其中明确提出加快建立适应我国钢铁工业发展要求的废钢铁循环利用体系,依托符合国家环保要求的国内废钢加工配送企业,重点建设一批废钢铁加工示范基地,完善加工回收配送产业链,提高废钢加工技术装备水平和废钢产品质量,积极研究制定进口废钢的优惠政策措施,鼓励在海外建立废钢回收加工配送基地。
“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我国废钢铁加工配送体系仍需完善。”中国废钢铁应用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李树斌表示。
目前,我国废钢铁加工配送体系发展情况如何?
李树斌:近两年来,全国废钢铁加工配送产业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全国年加工配送能力达到30-100万吨的专业化废钢铁加工配送企业就达50余家,年加工配送废钢总量占社会回收废钢总量的35%以上。
还存在哪些问题?
李树斌:2011年我国实施废钢回收企业按17%上缴增值税不再退税的政策以来,一方面克服了各地退税不均衡的弊端,但另一方面使废钢铁税收成本压力转移到了利废企业,导致废钢铁平均价格大幅上涨。
与此同时,国家明令关闭淘汰的大批落后产能小钢厂仍大量存在,与小型回收加工企业在收购和销售废钢铁时,采用现金交易、不开增值税发票等行为,以高于规范企业税前100-300元/吨的价格获取了大量废钢铁资源,严重扰乱了市场秩序。这导致规范的大型废钢回收加工和利废企业在获取废钢资源上进一步丧失优势。
您有何意见或建议?
李树斌:希望国家能够将产业政策与税收优惠政策有机结合,对符合政策方向的废钢铁加工企业给予税收优惠政策的扶持,弥补规范企业与小回收加工企业不开票产生的价差,促进废钢铁资源的流向更趋合理,有效提高我国废钢比。
今后废钢加工配送体系的发展方向是什么?
李树斌:废钢铁产业的发展和废钢铁加工配送体系的建设正按着产业化、产品化、区域化的方向向前推进。多吃废钢节能减排,降低成本,这是实践的总结。但现实的钢铁生产中却因这样或那样的理由而落实困难。武钢、沙钢、宝钢废钢铁消耗在全国一直位居前列。
《废钢铁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中明确指出:提高废钢加工配送应用能力,到2015年末,废钢资源量要达到1.5亿吨,废钢综合平均单耗达到200千克/吨,但目前只有117千克/吨。
等到2020年,我国废钢资源量达到2亿至2.2亿吨,废钢单耗达到300千克/吨,进口铁矿石的瓶颈问题会得到有效的缓解,多用废钢炼钢取代铁矿石主导地位的作用才能凸显。
具体有何规划?
李树斌:随着《废钢铁加工行业准入条件》和《管理办法》的公布实施。在今后的两年甚至较长的一段时间内,全国范围的年加工配送能力15万吨以上的废钢铁加工配送企业应达到100家以上,其中,30~50万吨的“废钢铁加工配送中心”30家,50~100万吨的“废钢铁加工配送中心示范基地”20家。而且布局合理,供应渠道稳定。年加工配送废钢铁总量由目前的2000多万吨提高到5000万吨,占全国废钢消耗总量的1/2。
对未来废钢产业发展有何期待?
李树斌:废钢铁加工配送工业化体系在不断地健全和完善,废钢铁加工行业提高自身的发展素质,增强产品的科技含量,不仅是顺应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建设我国绿色钢铁行业的要求,同时是我国“十二五”规划的必要举措。废钢铁行业企业应该清醒地认识到目前的行业状况,适时地把握住发展机遇,增强企业自身的抗风险能力以及提高企业核心竞争能力,才能在废钢铁行业产业化、产品化、规模化发展的潮流中立于不败之地。
1、凡本网注明“来源:***(非舞钢现货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