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钢斥百亿投入绿色环保工程
宝钢股份首个六年“绿色制造发展规划”显示,公司将斥资100亿元,直接投入厂区绿色环保工程,这在宝钢历史上绝无仅有,申城大企业中也是第一次。
“100亿,不是小数目,可环保问题对于宝钢股份而言,不是‘锦上添花’的事,而是在上海的‘生存前提’。”宝钢股份总经理戴志浩表示。过去30多年,宝钢一直在打造花园工厂。但产业与城市发展,总是激发我们迈向更高目标。“如同跳高比赛,跳过一个高度,标杆就再往上抬一抬;再跳过了,还会有更高的标杆,跳不过,直接被淘汰。宝钢,只有不断向上,没有退路”。
30多年前,十一届三中全会闭幕之后第二天,宝钢的打桩声响彻浦江,为这座城市和国家工业振兴留下浓墨重彩的印迹。如今,宝钢股份全力吹响新一轮绿色号角,想用实践证明,钢铁厂,可以取得市民认可,与特大型城市的未来相融相生。
做负责的好邻居
记者在宝钢股份上海宝山工厂的原料堆场看到,一个个10层楼高的钢结构大棚、筒仓,正在加紧搭建。投资巨大的大棚、筒仓,并不能给钢厂带来任何生产效率上的显著提升,直接作用就是起风时防止灰尘吹到对面的居民区。
在国内钢铁平均利润每吨不到5元,吨钢环境保护成本过百元的重重困境下,斥巨资投入看不见直接回报的事,值得吗?
月浦和盛桥,宝山离宝钢工厂最近的两个街镇,近年来随着动迁人口导入和本地开发,人口成倍激增。原来的小区离开厂区总有些距离,如今,越来越多小高层贴了上来,居民从窗子里探出头,大型的煤炭、铁矿石堆场近在眼前。
十年前,宝钢请来同济大学设计院,用进口材料在原料堆场边上建起巨大的防沙除尘网,封网、撒水,这些手段和国外先进钢企相似,能有效抑制绝大多数扬尘。但近年来,随着居民楼“步步紧逼”,风大时,影响难免。
“有时居民怪我们,我们也很冤。30多年前,我们是这里‘原住民’,当年建厂时,附近还全是农地,所以才建起堆场。”宝钢老职工说。事实上,宝钢原料堆场的存在远远早于居民区。但现在市民买房子时不会管这些,相反还会质疑:为什么我家马路对面会是堆场?
渐渐地,宝钢意识到,在城市环保要求面前,任何争辩都没有意义。“我们要么是花园工厂,要么就做花园。”宝钢管理层提出过这样的理念,认为在公众对环境的高要求下,钢铁企业必须成为真正的花园工厂,不然只有一条出路
1、凡本网注明“来源:***(非舞钢现货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