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

意见反馈

|

分享到:
资讯首页| 查现货| 视点| 图片| 中厚板行情| 聚焦| 上游| 下游| 快讯| 评述| 专家| 调价
关键词:

煤企微利或持续 国务院部署“减产”帮脱困

 时间:2014-09-12 10:22:58编辑:arince来源:钢企网
煤炭业正遭遇近年来少有的困境,上游煤矿减产关停、中间贸易商压价激烈、下游电厂掌握定价权继续压价、产煤地因财政收入大幅下降争相救市。自2012年以来,在煤炭需求减少、产能过剩、进口煤冲击、水电等清洁能源挤压

煤炭业正遭遇近年来少有的困境,上游煤矿减产关停、中间贸易商压价激烈、下游电厂掌握定价权继续压价、产煤地因财政收入大幅下降争相救市。

自2012年以来,在煤炭需求减少、产能过剩、进口煤冲击、水电等清洁能源挤压下,煤炭告别暴利时期,步入“寒冬”。 根据行业机构预测,短期内煤炭行业难以走出低谷,微利、低速增长将成为常态。

现阶段,国家发改委等部门施以援手,开始着手扶持该行业。在政策信号刺激下,煤炭行情短期企稳,煤炭生产地、港口价格小幅回升。但在煤炭完全市场化的形势下,国家部门的救市行动与企业自救又有不同考虑。

为了改变煤炭业的现状,国务院更是高规格组织煤炭脱困方案,压减产能、限制进口成为协助该行业走出困境的核心举措。

煤炭微利的日子或将持续

2014年4月供暖季刚过,同煤集团销售负责人就开始在江浙港口、贸易商、下游用户之间斡旋。用他的话说,“现在坐在家里等客户的日子不复存在,电厂对煤炭压价很低,欠款增加,一些煤矿越生产越亏损。”

另一个例子是,山西朔州一家煤炭企业整合当地3个小煤矿,并购价款约合5亿元;随后对矿井实施120万吨/年扩能改造,需要再投资8亿元,所有资金来自于贷款。由于煤炭市场低迷,投资放缓,煤矿投产遥遥无期;但一旦投产,又将面临高额的利息成本。

此外,山西、内蒙一些资源价款高、财务成本沉重的矿井,银行派员驻点跟踪。告别黄金十年,那个先付款再发煤的“逍遥”时光远去,煤炭微利时代或许将持续多年。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规模以上煤炭企业利润613.1亿元,同比减少1091.9亿元,下降43.9%。初步分析,目前煤炭企业亏损面已超过70%,有9个省出现了全行业亏损。

煤炭库存可以用爆仓来形容,从煤矿蔓延到消费地。今年6月底,全社会库存持续31个月在3亿吨以上。煤炭企业库存9900万吨,创历史最高水平;重点发电企业存煤7906万吨,可用23天;主要港口存煤5264万吨,比年初增长39%。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评选出的2014年煤企百强榜单显示,100家企业营业收入总额4.16万亿元,较上年增长10.03%,增速回落8.12个百分点,创十年来最低水平;净利润总额841.57亿元,比上年大幅下降44.18%,其中,21家企业亏损,77家企业净利润同比下降。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发电企业因煤价大幅降低,正在享受周期性的产业红利。上半年52家电力行业上市公司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54.31亿元,同比大幅增长23%。

在煤炭与电力这两个行当长久的博弈中,电厂重新回归,掌握话语权。尽管电厂一再压低煤价,煤炭企业、贸易商还不得不削尖脑袋供煤。即便如此,电厂冬储煤采购积极性仍不高。目前社会用电量增速放缓,电厂负荷率普遍偏低,日均煤耗下降,电厂对成本的压减的预期更大。

国务院部署“减产”为煤炭脱困

帮助这个行业走出困境是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之间达成的默契。

今年内山西省先后出台“煤炭20条”和“煤炭17条”,推动煤炭领域改革;陕西、内蒙古、四川等省区,制定清理涉煤收费、减轻企业负担等措施;黑龙江省在移交办社会职能、资源配置、增加流动资金等方面出台政策,支持企业发展。

在国家层面,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获悉,国务院领导已对煤炭行业脱困工作做出批示,国家发改委一位高层负责协调环保、财政、商务、海关等各部门,并召开三次煤炭行业脱困联席会。

从国务院行动来看,这次救市行动规格高、动作大。今年7月3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经济运行调节局会同国家能源局煤炭司、电力司、国家煤矿安监局行管司、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召开全国煤炭行业脱困工作会议。会议提出,严格控制超能力生产、限制不安全生产、化解产能过剩、加强行业自律等要求。

7月中旬,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组织召开14家特大型煤炭企业座谈会,座谈会形成六条共识,其中包括控制煤炭产量,今年的煤炭产量压减10%以上;规范煤炭进出口,严格限制劣质煤、高硫煤和含有害元素的煤炭产品进口。调整完善企业考核机制,不单纯考核企业产量、产值、规模等指标,防止企业盲目追求产量扩张、规模扩大;加强对收费项目的集中清理整顿;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将煤炭由燃料向原料与燃料并重转变。

控制煤炭生产总量是本轮市场调控的主要措施,国有煤炭企业则是限产的主要对象。根据煤炭协会2013年煤炭产量50强名单,排名前14位的煤炭企业产量共计17.37亿吨,以减产10%估算,减产总量将达1.7亿吨。如果减产计划可以落实,国内煤炭供给将得到有效控制。

这次会议后,神华宣布全年调减产量5000万吨、调减销售量6000万吨;中煤宣布下半年调减2000万吨煤炭产量,与原生产计划相比,减产幅度达20%;山西同煤集团计划下半年煤炭产量和销量分别下降1000万吨以上。

一些分析人士对于减产并不看好——在原计划基础上限产对市场影响有限。神华、中煤减少销售量和生产量,优先压减销路不好的煤种,控制低质量煤炭的发运数量。

8月底,发改委再次召开电力、煤炭企业座谈会,再研究煤炭脱困方案。发改委提出,全国下半年压缩煤炭产能2亿吨,并具体分解到相关省市;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全年确保关闭煤矿800座,力争关闭1000座。

对煤炭进口的管理也不断加码。发改委要求切实加强煤炭质量监管,严格限制高硫、高灰分低质煤炭进口,加强对劣质煤发电企业的监管,将劣质煤使用数量与发电计划挂钩,并研究对于除褐煤之外的进口煤炭采取必要限制措施。

秦皇岛海运煤炭交易市场研究发展部经理刘志鹏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介绍,限制进口煤利用有立竿见影的效果,北方港口库存下降是最直接的反映。近期,秦皇岛港存煤540万吨,国投曹妃甸港存煤589万吨,黄骅港存煤135万吨,北方主要运煤港口存煤均出现下滑。

表现在煤炭价格上,受益于政策托底,近期煤炭价格小幅上涨。9月3日,环渤海5500大卡动力煤均价报收482元/吨,上涨4元/吨。这是连续下跌13周,累计下降59元/吨之后的首次上涨。

煤炭销售企业人士分析,“预计9月、10月煤价止跌,并维持小幅上涨。当前煤炭市场走稳,主要受政策性救市预期影响,企业补库存积极性大。但由于实际的市场需求没有增加,当前的涨价实际上透支四季度的需求。”

多挖煤不挣钱,少挖煤丢市场

本轮煤炭行情下行自2012年上半年开始,煤价经过断崖式下跌后,进入持续低价阶段。对于山西、内蒙一些开采成本高的煤矿而言,煤价已经跌破成本线,关停是市场行为,不得不为之。

与此同时,政府和行业协会也呼吁减产。一位山西电力行业协会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介绍,近期山西省煤炭协会召开会议,号召煤炭企业限制煤炭产量,稳住煤价。按照目前国内供需平衡测算,全国煤炭富余量为2亿吨。如果减产2亿吨,煤价可能止跌企稳。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部主任钱平凡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介绍,“限量保价的前提是只有少数几个主体参与,能够采取集体行动并对国际市场产生影响。如OPEC(石油输出国组织)石油生产国通过采取共同行动维护本国资源和利益,但国内煤炭市场主体分散,限产保价实施难度大。”

目前,国内煤炭市场主体多,在自由竞争的环境下,企业总希望别人遵守减产承诺,借机抢占市场份额,而减产意味着丢掉市场。在这种逻辑下,一些煤炭企业采取“以量补价”、“降价促销”等方式自救,限产难以统一步调。

对于一些资源为主的地区而言,是否响应减产也有不确定性。因为减产意味着让本已缩水的财政收入再打折扣,目前市县级政府并未对限产政策作出明确的安排。

作为行业机构,煤炭工业协会近期不断宣贯“降价不能启动市场”的理念,提议必须防止“以量补价”的现象蔓延。通过限产方式,到年底将动力煤价格稳定在每大卡0.1-0.12元左右,即5500大卡的动力煤价维持在550元/吨左右。

理论上讲,限产可以稳定煤价,但谁也不愿意因限产丢掉市场。一些煤炭生产企业提出,“力争客户不减、市场份额不降、商品煤综合售价不降”的目标;晋煤集团董事长贺天才更是提出,以品种结构换市场,以服务到位争市场,以快速反应抢市场,以资本投入赢市场,坚持“宁丢价、不丢市;宁丢价、不丢款”。

相对于限产,这才是煤炭企业的心里话。事实上,企业增产的欲望也不能被控制。据煤炭协会统计,今年以来,全国17个主要产煤省区中有9个省区产量继续保持增长;在大型企业中,90家产量同比增长1%,其中前10家企业产量同比增长3%。

前7个月,山西省煤炭产量5.6亿吨,同比增长4.2%。山西国资委也已经下发文件,要求省属重点煤矿执行限产计划,限产规模在4000-5000万吨。这一举措被倡导改革的专家认为是,计划经济手段的延续,缺乏市场意识。

钱平凡说,“过去黄金十年,煤炭行业大规模集中投资,错过了改革的时机。目前正是煤炭行业实施改革、脱胎换骨的机会。政府应该更多引导企业转型,煤炭也应从卖煤炭向卖服务转型。靠行政干预无法形成市场,更无法稳定煤价。”

煤炭企业人士建议,与其采取一刀切式的限产,莫如建立明确的煤矿产能退出机制。“现在的问题是,一些煤矿想停停不了,一些想生产却受到管制。”

诸如山东、黑龙江、河南、西南地区的一些老矿区,承担企业办社会职能,历史包袱重,应该停产却不能停,产一吨赔一吨,企业关停甚至需要地方政府审批。对于神华这样的大型企业而言,煤质好、煤电路港航一体化经营模式具有成本优势和市场资源,强行减产违背市场规律。

遏制煤矿超能力生产并严管进口

产能过剩、进口冲击困扰国内煤炭市场。

据中国煤炭工业协会数据,2006年到2013年底煤炭新增产能26亿吨以上,且有11亿多吨的在建项目,大量煤矿产能集中释放,再加上进口冲击构成“内忧外患”的局面。

在煤炭市场行情好的时候,超产是行业的常态。为保证安全生产、稳定市场供需,超能力生产首先得到打压;面对国际煤炭冲击,国家正在研究设定门槛。

按照国务院要求,国家发改委、能源局、煤矿安监局联合下发《关于遏制煤矿超能力生产规范企业生产行为的通知》,遏制煤矿超能力生产,制止未核准先生产、未取证生产行为。所有未经核准但已建成并组织生产的煤矿,一律停产;所有未取得采矿许可证和安全生产许可证的煤矿,不得投入生产。

中国煤炭协会副会长姜智敏近期在2014中国煤焦钢产业大会上解释称,“所有的矿厂必须向全社会承诺不能超能力生产,如果出现超能力生产,发生事故要吊销矿厂的安全生产资格证,而且还有很重的罚款。如果上级发超能力的计划,发生事故要追究主要负责人的责任。”

根据通知,所有煤矿要按登记公布的生产能力和承诺事项组织生产,合理安排年度、季度、月度生产计划。煤矿年度原煤产量不得超过登记公布的生产能力,月度原煤产量不得超过月均计划的110%;无月度计划的,月产量不得超过登记公布生产能力的1/12。

煤炭企业不得向所属煤矿下达超过登记公布生产能力的生产计划及相关经济指标,不得向未核准、未取得采矿许可证和安全生产许可证的煤矿下达生产计划。煤矿生产引发安全事故的,依法追究企业集团公司主要负责人责任。

内蒙古煤炭企业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透露,当地一些露天煤矿核准设计能力为300万吨/年,开采装备更新后,实际生产量为700万吨/年。由于前期资源获取成本低,在当前的价格形势下,仍有市场。“减产不利于企业效益,重新核定产能又非常困难。”

三部门文件下发后,多个地方省份率先表态限产。山西省煤炭厅要求煤炭企业遏制超能力生产和违法违规生产行为,落实产能登记和公告制度,加大煤矿违规违法生产的查处力度。

此外,从国家政策角度看,煤炭进口贸易将受到管制。2009年我国由煤炭净出口国成为净进口国,煤炭进口量一路攀升。2013年,我国煤炭进口3.27亿吨,创下新高。

浙江贸易商张杰(化名)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随着国内煤炭价格走低,进口煤与国内煤价差不断缩小,再加上限制进口政策的出台,进口煤炭利润空间缩小,增速正放缓。

目前,北方港口5500大卡动力煤实际交易价格在475元/吨左右,到达广州港到岸价为550元/吨,与澳大利亚进口煤到岸价格相差无几。在今年国内煤炭价格不断下跌的大背景下,进口煤价格优势逐渐丧失。

上半年我国进口煤炭1.598亿吨,同比去年增长145万吨,增幅很小。7月份,我国进口煤炭2303万吨,环比减少202万吨,同比减少562万吨。1-7月份,我国进口煤炭18289万吨,同比减少了2.2%。

尽管反对的声音较大,但去年以来限制煤炭进口的政策信号频频。如严格限制劣质煤、高硫煤和含有害元素的煤炭产品进口;研究建立和完善商品煤质量标准体系,按照国内外统一标准,限制不符合标准的煤炭生产、进口、销售和使用;统筹进出口关税,将煤炭进出口关税调整到同一水平。

另一种不同的观点认为,“国内外市场不能割裂,从保证国家能源安全角度看,应减少用国内煤炭资源开发,更多从国际进口资源。而非为了保证企业的利润限制进口,这是长远利益与短期利益的问题。”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编辑者:wanghui)

相关内容检索:
已有0人评论 我有话说相关内容阅读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舞钢现货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非舞钢现货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今日推荐

10月17日新钢部分产品价格调整信息

  10月17日,新钢对部分产品出厂价格进行...

10月17日江苏连钢建筑钢材价格调整信息

10月17日,江苏连钢对建筑钢材出厂价格进行了调整,本次调...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免责申明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Powered by 舞钢现货网 Corporation,   © 2010-2015 起风网络 Inc.
Copyright©2010-2013 By 起风网络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