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钢陷被指违约 涉案货款将近2.5亿元
山煤国际(600546.SH)的讨债公告,将外界对中钢集团的关注点,从海外矿山投资转移到其贸易环节。
近日山煤国际下属全资子公司山煤煤炭进出口有限公司(下称“进出口公司”)陷入多起贸易纠纷中,其中,中钢集团旗下的中钢新加坡有限公司(下称“中钢新加坡”)和中钢国际澳门离岸商业服务有限公司(下称“中钢澳门”)均已被该公司推到了中钢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的面前。涉案货款合计为4199.06万美元(约2.5亿元人民币)。
9月4日,针对山煤国际的做法,中钢集团方面向《第一财经日报》记者回应称,旗下中钢新加坡和中钢澳门两家公司,按照业务合同和信用证项下的贸易规则履行了合同。“山煤国际提出仲裁是没有法律依据的,我们也会采取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权益。”中钢集团方面说。
“中钢系”被指违约
今年2月和3月,进出口公司与中钢澳门先后分四次签订了四份铝锭采购合同,根据合同约定,前者向后者采购铝锭,付款方式不可撤销远期信用证。
山煤国际方面表示,合同签订后,进出口公司如约履行了四份合同项下的全部付款义务,通过开户行开立了以中钢澳门为受益人的90日远期不可撤销信用证,经开户行承兑付款合计约3631.92万美元。
但是,中钢澳门被指没有履行4份合同下的交货义务。
“进出口公司在开展国际贸易过程中, 由于卖方中钢澳门未按合同约定交付货物,经多次协商未果,进出口公司已于近期向仲裁委员会提起仲裁申请,并于8月26日收到了仲裁受理通知书。”山煤国际在公告中说。
进出口公司认为,中钢澳门的行为已构成实质违约,进出口公司有权据此解除合同,并要求后者恢复原状(即退还申请人已付货款本金),赔偿损失(支付利息、费用等)。
同中钢澳门的情形类似,同属中钢集团旗下的中钢新加坡也被进出口公司申请仲裁并被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受理。
根据进出口公司的说法,双方于今年3月26日签订了铝锭采购合同,在其后开展的国际贸易过程中,卖方中钢新加坡未按合同约定交付货物,多次协商未果。此次贸易涉及承兑付款合计约567.14万美元。
中钢新加坡和中钢澳门均为中钢国际控股有限公司(下称“中钢国际控股”)的所属公司,后者的注册地在香港,是中钢集团推进国际化成立的全资子公司。
中钢集团方面向本报记者介绍,山煤国际与“德正系”及旗下核心子公司承德矿业有着长期紧密的合作,山煤国际是受“德正系”的委托开展相关业务,“山煤国际与中钢新加坡和中钢澳门的贸易往来也是这么展开的”。
自青岛港事件爆发以来,作为近年来扩张迅速的“德正系”就被推到了风口浪尖。所谓的“德正系”,是以德正资源及其子公司德诚矿业为核心企业,在全国各省市的关联公司达60余家。此次山煤国际和中钢系卷入其中。
在一位从事国际贸易的钢企高层看来,企业之间出现类似的纠纷很多,“从双方合同看,进出口公司从中钢拿货,可能已经跟下游用户签了合同,但如果中钢没有交货,进出口公司也没办法交货,造成的损失是可以仲裁的”。
他说,国际贸易中最怕的是诈骗,比较严重的是,货物提供方做一套假单据向银行交单,由双方公司内部的业务员相互勾结、得到承兑,也就是说货物提供方可以收到货款的,但实际上没有交货。
中钢集团方面则明确表示,旗下中钢新加坡和中钢澳门两家公司,确实按照当时业务合同和信用证项下的贸易规则下履行合同。“山煤国际提出仲裁是没有法律依据的,我们也会采取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权益。”中钢集团方面说。
就上述纠纷,本报记者同日还联系到中钢国际控股方面,其综合部人士在请示完相关负责人后表示,均由中钢集团层面统一处理。
中钢做“减法”
面对同样一起纠纷,中钢与山煤国际各执一词,双方孰是孰非,也只能寄希望于仲裁委员会的论断。
同日,中钢集团一位内部人士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钢集团向来只是一家贸易公司,没有实际生产货物,买卖合同也会向外采购。“中钢新加坡和中钢澳门在流程上也应该是严格按照合同执行的,因为现在银行已经收紧资金口径了。”他认为,山煤国际说中钢没按时发货,可能问题出在货物上。
该人士表示,如果是发货出现问题,主要有三种可能:一是中钢集团的供应商没有按时交付货物,导致一连串的事情发生;第二是中钢集团收到货物后,在仓储环节出现了问题;再就是,中钢集团在对供应商付款环节上出现了问题。
在他眼里,尽管目前的纠纷待解,但在最近两年里,中钢集团通过调整战线大做“减法”,在贸易管控上也出现了向好的变化。
在黄天文时代,中钢集团一度以快速扩张著称,这种做法在做大中钢资产规模的同时,也为其后的发展留下隐患,在国内,跟山西中宇公司等合作过程中,由于对风险控制不力,中钢集团为此背负了沉重的债务包袱;对外,尤其海外铁矿石投资上,多个项目并没有如期盘活,致使中钢集团长期经受“有销售无利润”的尴尬。
激进扩张下的中钢集团,内部管理上更是一度面临失控的局面。这种情况直到2011年以后才开始收敛。彼时,技术路线出身的贾宝军执掌中钢,2013年,中钢集团又迎来了徐思伟,后者被任命为中钢集团的党委书记和副总经理。这期间,中钢集团也着手在发展策略上做出调整,由过去一味扩张的策略转移到以结构调整、提高盈利能力的路子上。
而近期频频爆出的贸易融资骗贷事件,更是让出身贸易的中钢集团,有所警觉。
“就是因为这些事情的发生,中钢集团才收缩战线,外部可能看不到,我们内部感觉很明显。”9月4日,上述中钢集团内部人士告诉本报记者,中钢在管理上一直有相应变化。
该人士所说的收缩,已经不只是局限在贸易环节,包括各分公司、人员等都在变化,尤其在付款这块更是严格把关,“我们现在贸易商都是严格走内部风控手续,而且对大额资金付款要实地考察”。此外,相比过去的分散管理,中钢集团正逐渐归拢,各地单位都由位于北京的中钢总部掌控,很多分公司都要收缩,甚至取消。
但前述钢企高层表示,中钢集团现在整体状况还可以,但“负债还是很高,另外之前海外并购的项目出现资产减值,有些项目到现在还没有开始,即便开工,现在矿价这么低,也是亏损的”。
来源 第一财经日报
(编辑者:wanghui)
1、凡本网注明“来源:***(非舞钢现货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