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能绝对过剩 企业日子不好过
民生证券研究院副院长管清友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专访时表示,三季度经济仍有下行压力,预计政策保持宽松,未来经济和通胀会渐次见底。他同时认为,不能因为有政策托底而拖延结构性改革,尤其要重视引导整个信用体系的价格重估,迅速处置不良资产,引导金融机构助力新经济发展。存量消化与增量改革缺一不可。
淘汰落后和过剩产能
对于二季度GDP同比增长7.5%,管清友表示,GDP同比环比均明显改善,符合3月以来其提出的“市场过于悲观,二季度基本持平或略高”的判断。主要原因有三点:一是去年二季度低基数;二是微刺激托底经济,货币定向宽松配合财政支出对冲房地产投资下行;三是发达国家经济复苏带动外需回暖。
他同时表示,从高频数据看,房地产等传统产业需求依然疲弱,三季度经济仍有下行压力。定向“宽货币”之后,政策重点转向“宽信用+宽财政”。目前来看,央行全面降准的可能性较低,但定向宽松的力度还将加大,尤其是通过再贷款定向释放流动性,主要用于扶持中小企业、“三农”等经济薄弱环节。另外,6月当月,财政存款减少3037亿,财政部发文要求地方政府加快支出效果显现,财政拨款速度明显加快。预计全年经济呈现N型走势。
管清友认为,尽管宏观数据向好,但微观层面企业的日子并不好过,这不会是短期现象。经济面临的问题并不是总需求不足,而是产能绝对过剩,企业必须转型升级,一部分落后和过剩产能必须淘汰。
存量消化与增量改革并举
管清友强调,不能因为有政策托底而拖延结构性改革,尤其要重视引导整个信用体系的价格重估,迅速处置不良资产,引导金融机构助力新经济发展。存量消化与增量改革缺一不可。
他表示,从治本的角度看,要重塑信用体系,必须加快国企改革、投融资体制改革。在预算软约束下、产能过剩的国企和地方融资平台对利率不敏感,其背后的原因是政府信用背书;在盈利压力下,银行势必将资源向这些部门倾斜,而这些部门运行效率低下,实际还款能力弱,从而加剧了金融体系的脆弱性;同时,这样做的结果还会对其他具有盈利能力的经营主体产生挤出效应。他建议,应加快推进改革,让国有企业和地方融资平台成为真正的自负盈亏、风险自担的市场主体。
“经济转型和改革的核心是新经济扩张和旧经济萎缩,即用新经济的总需求扩张来消化旧经济的存量债务。从这点看,我们需要打破无效部门刚性兑付的神话,通过地方和国企的违约来引导整个信用体系的价格重估。”他说。
管清友还指出,政府改革的思路是“保存量、加增量”。“保存量”反映的是经济底线思维,当经济增速滑落至可容忍的下限时政策会主动有为,政策焦点是保增长、保就业。“加增量”反映的是存量经济稳定后,政策会转变为“促改革”。如果不能通过整个信用体系的价格重估进行存量改革,那么就应通过结构性紧缩的货币政策,严防旧存量进一步扩张式蔓延。
编辑:熊余平 来源:中国证券报
1、凡本网注明“来源:***(非舞钢现货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