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类App成解题神器 一题2至10元不等
网络时代,或多或少改变了学习方式。北京市教委去年曾面向全市初中生推出过一款学习类App,经过近半年的调查,结果显示八成多学生希望推送练习题,一些学生表示,学习无需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通过手机App终端就可轻松找到学科知识点中的短板。上周,记者针对中小学的学习类App市场进行了调查,发现初衷和现状似乎不尽如人意。
学习类App更多是“解题神器”
真金白银换答案 一题2至10元不等
“名师在线”项目是北京市教委面向全市初中生推出的一款学习类App,于去年9月1日正式上线。而在其他省市,中小学生使用的学习类App绝大多数是由第三方公司开发和运营的。上周,记者在App网上商店搜索“学习”,出现了包括“问他作业”“作业帮”“嗒嗒作业”“作业神器”“中小学作业辅导”“爱考拉”等20多种学习类软件,其中“作业帮”的下载次数已达363万。这类学习App名称各异,功能却大同小异——快速解题。
“全世界的解题高手随时待命为你解答。各科难题,只需上传,十分钟后即可得到完美答案和解题过程。”这是一款学习类App的宣传语。记者打开这款软件,可以发文字、图片甚至语音,提问栏中覆盖了小学至高三所有科目的题目。在200条提问中,有超过180条都是直接附上的试卷照片,多数都在标题上注明:“在线等,急求学霸答案”、“考试中,解答必采纳”或“求详细做法,速度”等。而在这些求问中,又以数理化的提问刷新率最高,平均20秒就有一条新求问上线。在上传了一道初一英语题后,不到5分钟便得到“高手”回复。但得到高手“回复”并非免费。这款软件需要用“问豆”支付,每提问一个问题需要支付2个“问豆”,相当于2元人民币。而在调查中记者所接触到的其他学习类App,大部分也都采用虚拟货币支付:解题先充值,一道题目的费用在2到10元不等。记者发现,为了吸引学生使用手机解题软件,运营商采取了部分免费的形式。比如一款软件会根据回答问题主体的不同,分为“老师”和“学霸”,“老师”回答的问题需要支付“问豆”,而“学霸”答题则免费。为了鼓励“学霸”提供答案,运营商们还会支付给他们“金币”,这些“金币”可以换玩具和话费。
用真金白银换来的答案,靠谱吗?在一位中学生发布的“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英语期中测试题”中,10道选择题4分钟内回帖人数达6人,答案却并不相同。随后,记者佯称为某中学老师,向某软件运营方提供了简历。一位工作人员随后回复称,在后台注册老师号码即可,至于教师资格证和身份证并未核实。“我们的教师队伍规模非常庞大。对老师来说多了一种赚外快的渠道,他们当然高兴。有的老师每天能为孩子解答30多道题目,一道题按照5块钱算,你说能挣多少外快?”这位工作人员说。
“进步”神速原来是用了“解题神器”
网上求帮助 和抄作业有啥区别
“一开始我挺高兴,知道真相后特别担忧。”前段时间,初三数学老师王妍发现班上几个成绩中等偏下的孩子,作业完成情况比以前有了很大进步,当时她向其他科目老师询问,得到的答复也是“进步”神速。“我一一询问,才打听出来原来是有人用了这类软件,又推荐给了其他人。”
在王妍老师看来,从这类“解题神器”快速得到答案,问题不少。“老师布置作业,目的之一是考查学生们的知识结构是否全面。比如作业交上来,在某道题上错误率比较高,我就会针对这道题的知识点进行进一步的讲解。如果大家作业交上来全是对的,但大家是不是真的懂,我就没办法知道了。”
采访中,不少老师在评价这类学习类App时都持保留意见。有过20多年教学经验的刘卫红老师认为,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解题神器”只是针对某一个题目,有时候解题的方式可能并不太适合教学进度。也有老师表示,“解题神器”是一把“双刃剑”。“我也体验了一下。有些高手会把解题过程写得很详细,这本身是让孩子进行再学习,值得肯定。有时候学生遇到难题,身边又没有老师,‘解题神器’可以起到辅助作用。”
“题目本来就有易有难,如果动不动就上网求帮助,这和抄作业有啥区别?”采访中,一位老师直言不讳,如果学生没有花工夫,甚至几分钟做不出题,就转求网络,不利于思维的发展,更谈不上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
链接
美国一项有关心理科学方面的研究证明,与利用电子设备记录笔记相比,课堂手写笔记更有利于知识的吸收。事实上,学生将个人电子笔记本电脑带入教室上课会造成心不在焉的弊端,即以记笔记为掩饰,时不时地将页面跳转到网上购物频道或者社交网络平台上面,使得精神不能集中在老师所讲的课程当中,而时时处于分散状态。但用纸质本子手写记录笔记则能更好地要求学生百分之百地专注于课堂,没有分散其注意力的电子诱惑。研究还发现,即使学生没有利用笔记本电脑所携带的网络功能在课堂上“开小差”,手写笔记还是比电子笔记在知识吸收能力方面更具有优势。学生在自己动手书写课堂笔记的时候,由于没有电子输入法那样迅速的记录能力而会利用大脑将老师的话语简单过滤一遍,进而再将归纳出的重点誊写到笔记中,因此,手写笔记学生的知识吸收效果比习惯电子笔记的学生更加理想。
记者手记
不可否认,作为伴随网络成长的一代,学生需要掌握一定的搜索和应用能力。但是,互联网往往是一把“双刃剑”,我们在享受效率和方便的同时,又容易被它培养成“傻瓜”,不善思考,不会质疑。任何时候,勤动脑、主动思考的习惯和本领不应该被高科技“淹没”。手机在校园的普及已经势不可挡,也不会因为某些弊端而戛然停止,我们可否考虑专门针对学生开发“一切从简”的“学生机”?当然,这不是指市面上很多打着“学生机”招牌做噱头的手机,而是真正从价格、功能上有所调整和限制的手机。例如对某些网站或软件实行屏蔽或限制,简化功能的同时调低价格,这样既不给家长增加太多的经济负担,又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以手机为载体的移动网络世界给学生带来的负面影响。
老师说 怎么保证学生不用手机干别的?
由于这些学习类App大多装在手机里,如何保证学生们是真的学习,而不是娱乐,也让老师们头疼。不少老师直言,现在学校对学生使用手机情况实行严格管控,有的学校已经不允许将手机带入学校。究其原因,就是因为“低头党”越来越多——无论站着坐着走着,学生们都在低头玩手机。近年来,甚至小学生都开始加入“低头党”的行列。采访中,还有老师无奈地说,让学生不带手机根本防不胜防。“有的同学有好几个手机,专门用来应付老师没收。一般是将功能少的旧手机作为老师没收‘专用机’,然后留下高档手机慢慢玩。”
“手机一般用于QQ、微信聊天、看小说、打游戏,打电话几乎是使用最少的功能。”高一学生小杨告诉记者,由于都是新生,同学们互不认识,手机就成了拉近同学关系的热门话题。对于用手机查学习资料复习功课,小杨表示根本就没想过。
家长说 就怕交到不好的朋友
“这些钱是哪儿来的?”半个月前,王女士从上初二的女儿书包里搜出来500元钱,就和女儿开始了漫长的谈话。原来自从上初中以来,王女士对女儿的零花钱一直实行实报实销,女儿很难有大笔余额。再三追问下,女儿才道出实情:用手机下了一款“解题神器”,这些钱是通过帮网上其他同学解题得来的。“每次解答一道题,女儿就会得到金币,可以用金币换话费,后来金币积累多了,女儿就把话费卖给其他同学。”
采访中,还有家长告诉记者,除了涉及钱的问题,这类学习App上还有一些设置让他们很不放心。“我曾在软件上看到有学生发出了‘找哥哥,最好是学霸’的交友帖,还有的学生甚至上传了数十张照片,引得众多学生留下QQ号。如果真是学习,大家一起讨论也挺好,就怕交到不好的朋友。”
学生 大脑短路 经常提笔忘字
“前两天本想给妈妈留个字条,告诉她剩下的手擀面放在冰箱里了,但是‘擀’这个字想了半天也没想出来。”上初中的王萌说,平时手机打字都是用拼音联想功能,时间长了很多简单的句子,想写的时候大脑经常短路。如果以后复习功课也只要手指触动屏幕,她很担心提笔忘字的现象会越来越多。
“学生写作业有时候也会用电子版,造成写字时间大大减少,自然写不好字。”在市少年宫教书法课的孙震老师认为,很多学生利用QQ空间、博客等来写日记,只要输入拼音就能出现词语,结果导致学生只是记住读音而忘记了字形,久而久之,汉字如何书写就会被遗忘。此外,家长不够重视、孩子自觉性不高,也是造成如今学生书写水平明显下降的原因之一。
专家 家长辅导不能被替代
“不能太依赖学习类App,任何学习软件都无法替代家长对孩子的辅导。”21世纪教育研究院熊丙奇副院长指出,孩子们自控能力较差,家长一定要因势利导,多带孩子到户外走走,多与孩子沟通,让他们尽量多地感受真实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另外,由于目前市场上开发出的学习类App的质量良莠不齐,因此,家长一定要把好甄选这一关。
来源 每日新报
(编辑者:wanghui)
1、凡本网注明“来源:***(非舞钢现货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