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材国际再陷钢贸浑水:“托盘”梦魇逃不了
2013年1月,中材国际(600970.SH)公告显示其被搅进钢贸的浑水:全资子公司中国中材东方国际贸易有限公司(下称“东方贸易”)和福建周宁钢贸商林茂强的宝投公司有大单合作,对方4.77亿元的钢材购销合同无法履约、欠钱欠货。
两年后的2015年1月7日,中材国际又出公告,这次是东方贸易2013年11月在北京银行双榆树支行的9000万元保理融资到期还不上了,加上利息、复利和逾期利息,眼下共欠了9083万元。这9083万元东方贸易怕是掏不出来了。所以公告说,东方贸易会以其位于北京市海淀区三里河路17号10层和12层的房屋承担抵押担保责任,用处置所得款来偿债。
上述公告并没有说明9000万保理融资的具体业务所向。《第一财经日报》昨日拨通中材国际董办人士电话,未能获得上述保理业务更多细节。但该人士也表示,钢贸类业务是拖累东方贸易资金链的重要原因。
2014年12月26日,中材国际还出过一份事关东方贸易的公告。东方贸易此前起诉中远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下称“中远供应链”),诉由是仓储保管合同纠纷,涉案金额2.16亿。调解的结果是在2015年1月1日前,中远供应链向东方贸易支付7200万元的和解款。
“托盘”梦魇
上面的故事看似复杂,实则简单,就是北京银行向东方贸易讨债,东方贸易向中远供应链和宝投公司讨债。
宝投公司和中远供应链都是什么角色呢?宝投公司是钢贸公司,中远供应链提供了钢材的仓储保管,中远本身就是宝投的主要合作方之一。
一名熟悉钢贸行业情况的相关商会人士告诉《第一财经日报》,东方贸易此前在行业里的角色,是业务“托盘”方。
什么是“托盘”?这指的是类似东方贸易这样“托盘”公司作为“委托方”,委托诸如宝投公司这样的贸易商代理订货或销货,“托盘”的功效,就是可以为钢贸商垫付资金。这种业务最初美好的出发点,是利用供应链关系缓解贸易商这些中小企业的资金紧张:反正进完货有大批货物在仓库质押着,就算大宗商品价格有起伏,贸易商也是交给“托盘”一定量的保证金的,因此资金风险可控。
然而事到如今,“钢贸货权黑洞”已是业内皆知的玩法——“一货多嫁”、空开仓单——这样一来,“托盘”渐渐演变为钢贸商利用来放大融资杠杆的手段,而“托盘”公司也有心或无意地成了钢贸商的“影子银行”。
从中材国际公告所体现的东方贸易和中远供应链的合同纠纷来看,共涉34份货物的“进仓单”,但是这货“进”得了仓未必还在仓库被保管,因此在法院民事调解里有这么一句:“在2015年1月1日前,中远供应链向东方贸易支付金额为7200万元的和解款;东方贸易免除其前述34份进仓单项下的保管责任。”
中远集团下面涉钢贸业务的子公司掉进“货权黑洞”也已在业内被悄悄传开。2014年夏天,上海中远物流配送有限公司被抓掉一批业务经理,就是因为公司内部人士“监守自盗”,配合银行人士和钢贸商利用职务之便寻租,手段就是“一货多嫁”、空开仓单。包括中信银行上海四平路支行原行长在内的银行人士,也因此被定罪。
在上海已是哀鸿遍野的钢贸圈,谁都知道,染指了货权造假骗贷,是最易被经侦带走的“高危业务”。到了钢贸危机后期,但凡手上还藏了点钱的钢贸商都学乖了,哪怕民间欠债不还,哪怕银行正常个人经营性贷款拖死不还,也要把涉货权猫腻的融资先还上。
“托盘”玩法
钢贸商融资性质的“托盘”是这样操作的:他们需要资金时,就找“托盘”公司,A方案是“托盘”公司向钢贸商采购货物(钢贸商常常有货在库但仓单已经开出或被质押给银行),B方案是“托盘”公司委托钢贸商代为向上游钢厂订货。
无论A方案或B方案,套资金的做法往往是“托盘”公司还要一并委托钢贸商销售钢材,这样就不必真正从仓库调运钢材,钢贸商只需要把仓单(货权)交给“托盘”公司即可。而仓单所指的货物可以是“一女二嫁”的。
谨慎的“托盘”公司也会去仓库盘货,只是盘货谈何容易。在仓库里,各种商户的钢材都是一起堆在场地上的,要辨别归属权无非是看套在上头的货卡和标签,而货卡不见了,标签被置换了,也是常有的事。
《第一财经日报》曾采访过一名每年钢材贸易总量在国内排得上号的大型“托盘”公司内部人士,他的亲身经历是在某次盘货时发现自家的钢材标签上标成了某银行。他当即意识到风险并威胁称会通知这家银行,结果钢贸商三天就从同行那里拆来资金,把“托盘”的货物全部买下息事宁人。有钱,任性。无非是大把授信在握,充裕的流动性掩护了风险遁形。
也正是在此背景下,上海在去年3月份上线的“动产质押信息平台”才算一针戳到痛处——不让人看货。平台以电子仓单为载体、权属登记为核心,以大数据的方式实现信披和查询,真有货,才能仓单融资。
说回到“托盘”玩法。上述钢材“采购”既然是融资操作,在钢贸商的逻辑里,“仓单”性质其实更接近于给“托盘”的“借款凭证”,实际并不需货物购、销,“借款”的利息行规是每月1.5分左右(当然还钱时不叫“利息”而是“销售款”),走账期一般是半年。
半年后,“托盘”公司需要从钢贸商处收回资金本息,“演戏演全套”的钢贸商一般会找关联公司合作,以代理“托盘”公司的钢材销售给了关联公司为“剧本”,通过关联公司将销售款(就是本金 利息)打给“托盘”公司。找关联公司的一大目的,是防止税务部门追查。
“托盘”之冤?
“托盘”公司是钢贸危局里的受害者,这点并不错。虽然在2013年就意识到风险早早终止所有钢贸业务,并成立清欠工作组,梳理合同,上述中材国际董办人士说,直到今天,东方贸易一项主要任务还是通过包括诉讼在内的多种渠道全力追偿钢贸相关的债权。
除了宝投公司和中远供应链,东方贸易还曾诉北京中储物流有限责任公司有仓储保管合同纠纷,诉中钢集团广东有限公司、上海鼎企商贸有限公司、上海华际钢铁物资有限公司、上海鑫贸实业发展有限公司等买卖合同纠纷。
中材国际2014年年报尚未公布,从其2013年年报来看,公司计提的钢贸业务坏账准备达7.26亿元;注册资本5000万元的东方贸易净资产为-9.4亿元,净利润-7.5亿元。
中材国际涉足钢贸业务并不久,也不是唯一被拖下泥潭的上市公司,中钢天源(002057.SZ)、中储股份(600787.SH)等全是当时的“难兄难弟”。
“托盘”公司是被诈骗了,可是在2012年及之前此类钢贸业务模式活跃了多年,总不会所有“托盘”公司的业务人士都浑然不知。以上述大型“托盘”公司内部人士为例,他表示也心有疑虑,只是,在钢贸危机爆发前,钢贸商一贯“还本付息”的行为让他有理由安心,“托盘”业务给公司带来的不菲利润,给公司财报增添亮丽“销售量”,让他有理由姑息。
在当时,只要钢贸商流动性无虞,“托盘”公司毕竟理论上掌握了货权,并捏有钢贸商20%至30%的保证金,钢价下跌幅度小于保证金比例就意味着“托盘”公司稳赚不赔。
来源 第一财经日报
(编辑者:wanghui)
1、凡本网注明“来源:***(非舞钢现货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