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幕族”低龄化趋势加重 该疏还是该堵?
随着电子产品在家庭中越来越普及,许多孩子都对电子产品上瘾,“屏幕族”“低头族”呈现低龄化的趋势,不少家长都为之担心,可是除了说教孩子,把电子产品藏起来等措施之外,似乎也没有更好的办法,对于电子产品使用者低龄化,该“疏”还是该“堵”,观点似乎并不统一。
孩子 没有Wi-Fi 不去串亲戚
张女士的儿子今年五年级,元旦放假这三天抱着iPad几乎不撒手,家里来人,孩子就窝在沙发里,弓着腰,缩着脖,谁叫也不理。带孩子出去串亲戚,他问亲戚家有没有Wi-Fi,没有就不去。张女士说了他几次,都不见效。
小学二年级的男生豆豆也是电子产品的疯狂爱好者。每天放学回家,在做作业之前,豆豆都要和外公外婆进行一番“战斗”,他非要玩半小时iPad里的“植物大战僵尸”才愿意做作业,否则就“罢工”。但一玩起来,豆豆就没了时间概念,一直要听到爸爸妈妈下班扭动钥匙开门的声音,豆豆才依依不舍地收手,迅速将iPad藏起来。
电子产品使用者低龄化的影响到底有多大?据外地一家早教中心调查数据显示,在50个受访的家庭中,90%的孩子是在父母的影响下开始接触电子产品的,其中手机、电脑是孩子最熟悉的电子产品;小孩接触电子产品越来越呈现出低龄化的趋势,很多2岁不到的孩子就表现出对手机、平板电脑的热衷。
家长 小学生用手机,有必要吗?
“现在上小学就拿着个手机,经常联系的无非就是同学和家长,根本没必要。”小学五年级学生家长窦先生说。对此另一位家长持不同的意见,“孩子拿个手机总是方便的,我们找不到她的时候能打电话,她还可以与同学们交流着做作业呢!”而这种观点大部分家长都表示同意,他们认为只要孩子拿着手机就能随时了解到孩子的各种情况,但也都表示自己会关注孩子手机的使用情况,避免他们因玩手机而耽误学习。
记者发现,学生放假期间疯狂玩手机玩iPad的情况非常普遍。窦先生的女儿就表示:“没放假的时候都说玩手机会耽误学习,所以不让玩,好不容易放假了就应该好好玩几天嘛,也是放松放松。”她还告诉记者,她比较要好的同学也都是这样,自己并不是特例。
老师 一味打压效果并不好
在网上一份针对小学生使用电子产品情况进行的调查中显示,近四成学生毫不讳言地承认电子产品影响了自己的学习。只有不到15%的学生利用手机上网搜索和浏览咨询,和使用手机上网聊天及游戏的小学生相比,这一数值非常低。在记者采访中,一位小学生坦言,使用手机的确容易分心,使注意力不集中,特别是利用手机上网进行社交互动和玩游戏。不少学生表示,电子产品最吸引自己的地方在于可以聊QQ和玩游戏。“一边走路一边听歌也很酷。”一个小学六年级的学生如此说。
记者采访中发现,为了避免孩子成为“低头族”、“屏奴”,许多家长采取的措施是不让孩子接触这类产品,或限制使用。但采访中不少教师表示,科技产品本身是中性的,关键在于如何疏堵结合,加强引导,使其最大限度发挥正面效应,一味打压孩子使用触屏产品并不能起到最好的效果。
小学教师王丽霞说,家长应控制孩子上网、玩电脑的时间,和孩子讲明长时间使用电子产品的危害,避免其沉迷其中,还应对孩子上网玩的内容进行监控,做好引导工作,教给孩子一些上网知识,增强孩子的“网络道德”,让孩子有自我保护的意识。
教育专家 提醒要慎重使用
市教研室赵主任认为:电子产品在一定程度上对中小学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有着重大影响,只有充分地、更好地运用电子产品,才能推进教育事业的改革、教育思维的转变以及素质教育的深化。但是,必须要指出的是,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具有很强的工具性。它的使用决定于内容、目标、以及使用者的年龄、认知水平和自制能力,也就是说,选择非常重要。在目前使用iPad等电子产品的低龄儿童中,有的认知水平未达到理性地使用电子产品的程度。同时更多的是内容选择方面的问题,有的电子产品中的游戏,对低龄孩子有比较大的冲击和伤害,这是值得老师和父母们关注的问题。电子产品低龄化需要辩证看待。建议父母和孩子细心地选择,慎重地使用,这样才能够在顺应时代发展的同时,关注到孩子的快乐学习和健康成长。
另外“低头族”、“屏奴”低龄化,其实质是亲子教育的缺失。孩子之所以成为“屏奴”,大多是家长图省事,寄希望于“电子保姆”。也有一些家长自己就整天沉迷于触屏手机或平板电脑,孩子难免会效仿。如果家长经常带孩子亲近大自然或参加社交活动,孩子就不会玩触屏电子产品打发时间。即使接触电子产品,也不至于沉迷。如果我们的现实生活比虚拟世界更精彩,那又何惧触屏电子产品?
来源 每日新报
(编辑者:wanghui)
1、凡本网注明“来源:***(非舞钢现货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