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钢石钢炼钢厂开启特钢生产专业模式
本报通讯员 海燕
8月20日,是河北钢铁集团石钢炼钢厂《炼钢厂工程技术人员产线配置管理办法》正式实施的第一天,当笔者来到位于石钢炼钢厂办公楼一楼的生产技术室时,发现4间办公室大门敞开,里面空无一人。拨通几名技术人员的电话,嘈杂的背景声中大家的回答如出一辙:“我在现场!”
让工程技术人员充实产线,是石钢创新管理机制,为生产开启的一种全新的专业模式,也是石钢落实河北钢铁集团董事长于勇提出的“要通过机制体制创新和人事制度改革,解决庞大的科技队伍和管理团队如何为企业进一步发挥能效的问题”的具体措施。通过这一措施,石钢进一步调动了技术人员的积极性和能动性,为提升企业效益贡献了力量。
想干事的人找到了舞台
该厂让技术人员充实产线的工作早在年初就已开始酝酿。
“脱离了生产一线搞技术,只能是纸上谈兵,再好的创意和想法,也都只是‘空中楼阁’。只有把技术真正转化成生产力,技术人员的价值才能得以体现。”石钢炼钢厂厂长董大西说,“出台《炼钢厂工程技术人员产线配置管理办法》,一方面是为了增强工程技术人员管控现场、服务现场的意识和能力;另一方面是为了进一步推进人才队伍建设,激发各类人才潜能,为不同专长人员拓宽发展空间。”
“岗位搬到现场,技术人员对职工操作的指导性更强了。以前不少好思路想实现要费不少周折,现在经大家现场论证通过,就可以组织实施,手续也简化了不少。在现场,想干事儿的人找到了发挥作用的舞台。”精炼工段的职工孙玉春说。在笔者与他交流时,发现他的工作服上多了个“责任工程师”的胸卡,便问道:“你换岗了?”“没有,厂部提倡‘一岗双责’,我现在担负着两个职责,多做事儿没错的。”
基层技术骨干有了晋升通道
“通过创新管理机制,不仅让原来的科室人员在现场找准了自己的位置,更让工作在一线的技术骨干找到了新的职业晋升通道。”董大西告诉笔者。石钢炼钢厂把生产技术人员划分为主任工程师、责任工程师、工艺工程师、跟班工程师和质量监督员5个级别,把设备管理人员划分为主任工程师、责任工程师、设备工程师和运行工程师4个级别。对充实到产线的技术人员,该厂实施动态管理和晋升制度,拓展职工的发展空间;实行挂牌上岗制度,增强职工的责任意识;对跟班工程师依据当班主要质量指标进行挂牌,对责任工程师依据本工序实际绩效K值进行挂牌,根据业绩实施相应的奖惩方案。
“创新技术人员管理机制,就是让他们的权力与义务相结合,让他们的收入与付出相对应。”负责技术工作的石钢炼钢厂厂长助理杨锋功进一步解释,厂部专门拿出部分专项资金对充实产线的技术人员予以奖惩;同时,要求技术人员上岗时必须佩戴胸牌接受职工监督;在调度室设置技术人员业绩目视化看板,每月公布一次业绩排名,再依据实际业绩实现人员的“能上能下”,让他们有了责任感和紧迫感,有了充足的向前的动力。
好的制度就像栽下的梧桐树,注定会引来“金凤凰”。笔者了解到,7月份在该厂业绩排名第一的跟班工程师华祺年,就是看到了炼钢人才的职业希望,从外单位跳槽而来的重点院校研究生。
更多“金点子”落地开花
当有的单位还在为精干队伍后人员紧、任务重而头疼的时候,石钢炼钢厂提出了合并相同工序成立大工段的想法。7月初,石钢炼钢厂精炼一段和精炼二段合并成立精炼工段,精简12人,这也得益于技术人员打破固有思维,推行的“一对一”高效精炼生产组织模式。在石钢炼钢厂,采用类似做法实现精简精干的还有炼钢工序和连铸工序。
“现在充实产线的技术人员人人身上有课题,一批新的‘金点子’正在形成新效益。”杨锋功介绍,“由炼钢责任工程师杨韦华领衔的转炉低磷钢技术攻关,通过采用少渣炼钢新技术等措施,已经连续两个月实现低磷钢种合格率100%;由精炼责任工程师孙玉春主持的转炉工序氮微合金化新技术在7月下旬实现了‘氮的成分命中率≥90%’的既定目标。”
现在,一场以岗为单位,从人、机、料、法、环、测6个方面着手的质量危害因素的辨识和质量隐患的排查活动,正在石钢炼钢厂全面展开。而这个活动的主要参与者也是那些活跃在生产一线的技术人员,他们有专业知识,又有现场经验,将为特钢生产开启全新的专业模式。
1、凡本网注明“来源:***(非舞钢现货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