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港澳合作新目标:打造大湾区
在“一带一路”战略规划下,粤港澳合作又被赋予了新的目标。
3月2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发布《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下称《行动》),提出“充分发挥深圳前海、广州南沙、珠海横琴、福建平潭等开放合作区作用,深化与港澳台合作,打造粤港澳大湾区。”
此前,在泛珠三角“9 2”的合作框架下,关于粤港澳合作的战略目标并未明确,而前海、横琴和南沙等开放平台承担的,是建设“粤港澳合作示范区”的任务;2012年,在粤港澳合力下,三方协同并发布了建设“粤港澳优质生活圈”的愿景。
此次在国家实施“一带一路”战略的背景下,《行动》明确提出“粤港澳大湾区”的目标,又将粤港澳合作的内涵推进一个更高的层级。
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的人士表示,此次《行动》将“粤港澳大湾区”明确为深化粤港澳合作的战略目标,或将深刻影响粤港澳合作进程,并有望在中国南部区域,打造出一个与美国旧金山、日本东京类似的世界级湾区。
打造粤港澳大湾区
对广东来说,打造粤港澳大湾区目标的提出是一场“及时雨”。
过去两年间,国家陆续出台多项战略规划,其中针对国内区域发展分量最重的无疑是“京津冀协同发展”和“长江经济带”战略的提出。“京津冀”规划统领了中国的“心脏”地区,而“长江经济带”则将贯穿中国三分之一人口和创造出半壁经济体量的区域联系起来。
但尽管人数和经济总量上也占据全国近三分之一体量,但此前的泛珠三角合作并未上升为国家战略。看到这一情况的地方人士,开始思考新常态下粤港澳合作的定位。
在2015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深圳市政协主席王穗明和广州市政协主席苏志佳联合26名全国政协委员,向全国政协提交了一份《关于建议实施“环珠江口湾区经济”发展战略的提案》,该提案建议“应该将发展‘环珠江口湾区经济’上升为国家战略,并纳入国家‘十三五’规划。”
广东省政协委员、深圳市委党校副校长谭刚在更早时间展开了调研,并向广东省政协提交了一份关于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的提案。谭刚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湾区”概念很早就有学者提出,香港科技大学创校校长吴家玮在香港回归不久就提出了“湾区”概念,并建议深圳和香港合作。
谭刚认为,“粤港澳大湾区”与“环珠江口湾区”表述虽然不同,但其内涵是高度融合的,目的都是要推进新常态下泛珠三角区域的深度融合。
“粤港澳地区具备构建粤港澳大湾区的必要条件。”谭刚认为,以香港、深圳和广州为代表的珠三角核心城市,具有开放创新的环境、高效的资源配置能力以及发达的通联网络等优势,完全有条件建设成国际一流湾区。
战略平台担当湾区“先锋”
在“粤港澳大湾区”正式纳入“一带一路”战略之前,已有地方政府将这一目标纳入工作重点。
2015年深圳市的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将“湾区经济”纳入,深圳希望借此成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枢纽城市。而在随后进行的深港合作会议上,深港双方也协同了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的立场。
深圳市市长许勤表示,粤港澳大湾区经济总量超过1.4万亿美元,对外贸易总额超过1.8万亿美元,并且拥有世界上最大的海港群和空港群,“完全有条件、有能力成为国家实施‘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支点。”
谭刚则认为,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为指导,广东前海、南沙、横琴作为战略平台均属于泛珠三角区域,在建设“粤港澳湾区”的新常态下,应当成为广东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先锋区域,成为“粤港澳湾区”的门户枢纽。
目前,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横琴新区和南沙新区均获批为国家级开发开放合作区,并叠加了国家级新区和自贸区的功能和政策,相比其他平台有先行先试的优势。
有三大平台作为“先锋区域”,“粤港澳大湾区”还需要解决更大范围的问题。
谭刚表示,在珠三角城市群内部,湾区建设必须打破行政主导思路,建设利益共同体,提升珠三角的核心发展极。
当然,“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在于构建内地与港澳的合作关系,在泛珠“9 2”的框架下,以前海、横琴为桥头地区,在香港产业转型以及澳门产业适度多元化等方面还有巨大的合作空间。
“在世界范围内,旧金山、纽约和东京世界三大湾区特征表明,资源等向沿海岸线100公里的范围集中。”谭刚表示,从这个角度来看,湾区城市是打造国际一流城市区域的必然路径,要在国际上有更大话语权,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极为重要。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编辑者:wanghui)
1、凡本网注明“来源:***(非舞钢现货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