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

意见反馈

|

分享到:
资讯首页| 查现货| 视点| 图片| 中厚板行情| 聚焦| 上游| 下游| 快讯| 评述| 专家| 调价
关键词:

中国钢材对外贸易需转向“优进优出”

 时间:2015-04-20 08:13:47编辑:arince来源:钢企网
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外贸实施的“大进大出”战略造就了中国“世界工厂”的地位。但是,今天的国际市场正在发生深刻变化,过去“大进大出”的老路已经难以为继。4月3日,李克强总理

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外贸实施的“大进大出”战略造就了中国“世界工厂”的地位。但是,今天的国际市场正在发生深刻变化,过去“大进大出”的老路已经难以为继。4月3日,李克强总理在主持召开中国装备“走出去”和推进国际产能合作座谈会时强调,要推动中国外贸从“大进大出”转向“优进优出”,形成开放型经济新格局。那么,在钢铁行业,钢材作为装备制造业的主要基础材料,其质量的优劣和价格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到所生产的装备的质量、性能和价格水平,中国钢材对外贸易也需要从“大进大出”转向“优进优出”。

事实上,进入本世纪以来,我国钢铁产量在全世界的比重不断攀升,目前钢铁产量已占全球半壁江山。与此同时,国产钢材已经基本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进口钢材的比例越来越小,钢材“优进”正在进行。而在钢材出口方面,由于产能过剩、产量过多、库存严重,为缓解国内市场压力,钢材“大出”正愈演愈烈,钢材“优出”却相形见绌。笔者认为,无论是统计数据,还是摆在面前的现实,都足以说明中国钢材当前扎堆“大出”现象正大行其道,钢材对外贸易如何变“大出”为“优出”是中国钢铁行业亟须解决的问题。

根据海关统计数据,2014年,我国出口钢材9378万吨,同比增长50.5%。其中,2014年12月份的出口量达到1017万吨,同比增长89%。今年1月份,我国钢材出口量再创月度进口历史新高,达到1029万吨;2月份,即使受到春节因素的影响和国家取消部分含硼钢材出口退税政策的冲击,我国钢材出口量仍然达到780万吨,同比增加300万吨,增长62.5%。1~2月份,我国累计出口钢材1810万吨,同比增长56.4%。

单月钢材出口量突破千万吨,去年全年钢材出口量接近1亿吨。这不仅创造了中国钢材出口的最高纪录,而且也刷新了世界钢材出口历史的最高纪录。然而,我们的出口价格和吨材利润(不含退税)是不是同样也创造了最高纪录呢?答案是:没有。因为,大批量、低价格是我国钢材产品的竞争优势,在全球经济形势普遍低迷和国内市场供应过剩、压力巨大的情况下,我们的这些“优势”自然就发挥了作用。所以,总体上不可能有很高的出口价格和吨材利润。

通过对比,笔者发现,今年前两个月,我国钢材出口平均价格进一步降低,仅为671美元/吨,而进口钢材平均价格为1225美元/吨,价差554美元/吨。其中,我国管材出口均价降至1056美元/吨,而进口管材均价则升至5009美元/吨(2月份均价高达6004美元/吨),价格差距进一步拉大至3953美元/吨;棒线材出口平均价格已降至457美元/吨(2月份均价低至444美元/吨),进口棒线材均价比去年略有上升,为1435美元/吨,进出口差价扩大至978美元/吨;角型材出口均价降至576美元/吨,进口均价也降至932美元/吨,价差357美元/吨;板材出口均价降至667美元/吨,进口均价降至980美元/吨,进出口价差扩大至313美元/吨;大型型材出口均价降至630美元/吨,进口均价则降至817美元/吨,二者价差增至187美元/吨;特钢出口均价大降101美元/吨,现为541美元/吨(2月份仅535美元/吨),进口均价也降至1678美元/吨(但2月份回升至1722美元/吨),差距仍然高达1137美元/吨;铁道用材出口均价降至1031美元/吨,进口均价也降至2349美元/吨(2月份恢复至2569美元/吨),差距仍然高达1318美元/吨。不过,我国钢轨出口均价继续上升,达到了873美元/吨,比去年全年出口均价高50美元/吨,与进口钢轨(均价降至621美元/吨)的价格差距进一步拉大,高出252美元/吨(增加109美元/吨)。

总体上看,我国钢材普遍以如此之低的价格向外输出,不可能有很高的吨材利润,而且有可能接近亏损的边缘。这种“低出高进 污染”的钢材贸易模式对整个国家来说,无疑是一种利益损失。也难怪人们说这样的钢材出口“近乎疯狂”。究其原因,根本上还是因为国内钢铁产能过剩,导致中低端钢材产品供应过剩,国内市场已经饱和,钢材销售同质化严重,竞争十分激烈。企业为了生存,钢材出口价格不得不一次次降低、降低、再降低,而钢材出口量却一步步增大、增大、再增大。

笔者发现,“大进大出”发展模式带来的利润大部分没有留在国内,而是回归或散发到国外,中国企业赚的只不过是“打工者”的微薄利润。因此,我国钢铁业需要冷静,钢材进出口需要“优进优出”。所谓“优进”,就是从我国的长远和根本利益出发,根据国情,有选择地进口紧缺先进技术、关键设备和重要零部件;所谓“优出”,就是不仅要出口高档次、高附加值产品,还要推动产品、技术、服务的“全产业链出口”。

李克强总理指出,我国需要发展更加先进的制造业,决不能只在国内竞争;企业要不断提高技术、质量和服务水平,提高企业的整体素质和核心竞争力,履行社会责任,塑造良好的社会形象。2014年,钢铁生产原料成本大幅下降,而我国粗钢产量增长率却创造了30多年来的新低,不到1%。这足以说明在这个拥有超过11亿吨钢铁产能的国度,其钢铁需求强度已经显著减弱,今非昔比。

因此,钢铁行业必须分散和化解过剩产能,要认清形势,直面新常态,积极谋变,创新发展。企业要不断提高技术、质量和服务水平,提高整体素质和核心竞争力,进行产品创新、结构创新、工艺创新、管理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钢材对外贸易要“优进优出”,维护企业的长远和根本利益,有选择地进口具有先进技术含量的高端紧缺钢材,出口高档次、高附加值钢材产品,努力推动产品、技术、服务“全产业链出口”,实现企业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来源   中国冶金报

(编辑者:wanghui)

相关内容检索:
已有0人评论 我有话说相关内容阅读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舞钢现货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非舞钢现货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今日推荐

10月17日新钢部分产品价格调整信息

  10月17日,新钢对部分产品出厂价格进行...

10月17日江苏连钢建筑钢材价格调整信息

10月17日,江苏连钢对建筑钢材出厂价格进行了调整,本次调...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免责申明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Powered by 舞钢现货网 Corporation,   © 2010-2015 起风网络 Inc.
Copyright©2010-2013 By 起风网络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