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四影响股市独家重磅猛料点评!
目录:
一、重要新闻点评
中国新年伊始祭出改革重拳 养老金双轨制20年终破除
400亿创投基金为新兴产业加杠杆 可撬动数千亿资本
国务院治污再出招:企业不听话第三方治理出马
二、主力动向曝光
市场资金回流 高送转行情风起云涌
创业板公司频遭举牌 私募逆势加码各有“赌局”
国信证券连拉11个涨停 超平安银行成深交所市值“老大”
三、今日股评家最看好的股票
中国平安:王者归来,平安中国
联建光电:LED专家深耕软硬一体化,打造大户外营销集团
绿盟科技:技术领先、布局未来,成长有望加速
一、重要新闻点评
中国新年伊始祭出改革重拳 养老金双轨制20年终破除
昨天,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靴子终于落地。随着《国务院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1月14日的正式公布,养老金“双轨制”被宣告破除。
自1995年开始,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分别实行两种截然不同的养老制度,“双轨制”由此得名。这种状态持续至今已近20年,并一直饱受争议。
近年来,破除“双轨制”的呼声日渐高涨,各种“传言”也纷至沓来,但始终是“雷声大雨点小”。而十八届三中全会后,改革步伐开始明显加快。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将事业单位和行政机关的养老保险改革并列、并行。2014年7月施行的《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规定,“事业单位及其工作人员依法参加社会保险,工作人员依法享受社会保险待遇。” 机关事业单位养老改革成为定局。同年12月28日,在就关于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工作情况的报告接受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专题询问时,国务院副总理马凯表示,今后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将建立与企业相同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养老金改革方案已拟定,并经国务院常务会议和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审议通过。
2015年1月14日,中国政府网公布了《国务院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终于落地。
简评:近20年的养老金"双轨制"的终结,将使得近4000万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将和企业职工一样缴纳养老金。养老制度改革过程将为商业保险腾挪空间和为股市带来增量资金空间。利好保险股,中国平安、中国人寿、新华保险、中国太保等有望受益。
400亿创投基金为新兴产业加杠杆 可撬动数千亿资本
从千亿元集成电路产业基金,到400亿美元丝路基金,再到400亿人民币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基金,中国政府正一步步改革过往行政色彩浓厚的财政扶持产业模式,取而代之的是市场化与专业化。
14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将首个主题留给了备受业界关注的国家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会议明确,基金将重点支持处于“蹒跚”起步阶段的创新型企业,并将实行市场化运作、专业化管理,公开招标择优选定若干家基金管理公司负责运营、自主投资决策。
记者昨日采访的多家PE机构合伙人表示,国家创业投资基金启幕的背后,暗含着政府财政由过去对企业的补、减等行政划拨模式,向市场化、专业化投资扶持模式转变。
“这是上升到国家层面对创新创业战略的具体支持,对国家而言是大事,对正在蓬勃发展的大众创业和早期投资来说,更是好事。如果引导得好,至少可以将杠杆放大十倍,投资规模可至4000亿元。”中科招商董事长单祥双对记者表示。
简评:去年12月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在更大范围推广中关村试点政策、加快推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此次创投基金设立是国家推动自主创新的又一重大举措,显示出本届政府高度重视技术创新在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预计未来还将有一系列政策出台,高新园区运营和创投类公司有望受益,如中关村( 000931 )、张江高科(600895)、鲁信创投( 600783 )、钱江水利(600283)等。
国务院治污再出招:企业不听话第三方治理出马
1月14日,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印发《关于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坚持排污者付费、坚持市场化运作、坚持政府引导推动”三项基本原则。
《意见》要求,到2020年,环境公用设施、工业园区等重点领域第三方治理取得显著进展,污染治理效率和专业化水平明显提高,社会资本进入污染治理市场的活力进一步激发。环境公用设施投资运营体制改革基本完成。
全国工商联环境商会秘书长骆建华表示:“我们期待把它(第三方治理)作为一种常态化的治理模式,能够在工业治理领域有大的突破。将来还会有一些细则性的配套政策跟上。”
简评:新的一年,环保政策系列出台给市场带来更多冲劲,未来政策红利逐渐兑现,环保行业将继续维持高景气度。更多有实力的环保企业将在市场中脱颖而出。相关概念股如首航节能、津膜科技、雪浪环境、三维丝等值得继续关注!
二、主力动向曝光
市场资金回流 高送转行情风起云涌
上市公司2014年年报披露工作己于昨晚正式拉开,年报行情再次引发市场关注,"高送转"概念股也成为市场焦点。事实上,在市场热议大盘股和中小盘股跷跷板效应同时,高送转行情悄然展开。部分"高送转"概念股己经成为了近期A股市场重要的"吸金者"。
据统计,率先公布年报推出"高送转"预案的部分个股是持续大涨。如赛象科技(002337),自公司去年12月25日发布"10转20"的年报"高送转"预案以来,公司股价累计大涨78.44%,其中,昨天更是逆市涨停板。年报分配预案为"10送6转14"的金科股份(000656)股价昨天也是逆市涨停。
类似上述两只个股开出慷慨预案的隆基股份(601012),其股价近期也是持续拉升。统计数据显示,隆基股份自去年12月26日晚间发布"10送5转15派1元"的年报分案预案以来,股价累计涨幅达31%。此外,部分"10转(送)10"的个股也在近期有靓丽表现,股价表现优于大盘。
对于高送转概念股走强,分析人士据记者表示,近期,部分率先公布年报推出"高送转"预案的个股持续大涨,显示此前被大盘蓝筹股风头盖过的"高送转"概念股,己经成为各路资金争相追捧的对象。当前正是逢低布局"高送转" 概念股第二波的好时机.
"高送转概念一直是被市场认可的炒作题材,因为大盘在2014年底启动前走势相对疲弱,高送转概念股并未获得资金太多关注。而随着大盘在2014年年末放量走高,市场环境出现转暖,高送转概念股逐渐获得资金关注,活跃度明显提升。" 券商分析师指出。近段时间大盘有调整迹象,流出资金开始往高送转题材股中流入,未来高送转行情有望升温。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近期有不少高送转概念股走势强劲,但高送转行情并未全面拉开。对此,券商分析师表示,在市场资金未大举炒作高送转概念股前,有限的资金将对高送转概念股进行甄别,个股的估值情况以及业绩增速是否能跟上股本扩张的速度也是市场资金考虑的一个重点。
"'高送转'的填权效应以及其传递给投资者的公司增长信心和股价诉求是每年高送转行情背后的推动力"券商分析师据记者表示,从持续时间来说,"高送转"每年都会炒上两次,第一次为年报亮相前后,其中,年报披露期前后,即"上年12月至来年的3月"是高送转主题投资时期,第二次为半年报亮相前后。
"高送转" 行情为A股"例牌"
随着越来越多的公司披露年报分配预案,市场对题材股的炒作重心有望向高送转概念股倾斜。其实,从以往经验来看,无论市场是熊是牛,每年"高送转"这一"例牌"题材总能火上一把,所不同的只是炒作力度大小。
"纵观A股历史,每年年底至来年年初唯有'高送转'概念,是主力必炒的潜力板块。随着时间的推移,'高送转'概念将由预期炒作过渡到实质性年报高送转炒作阶段,往往在正式披露'高送转'方案前个股涨幅相对较大,而当前是逢低布局'高送转'概念股的好时机。"业内人士说。
分析指出,上市公司选择"高送转"方案,一方面表明公司对业绩的持续增长充满信心,公司正处于快速成长期,有助于保持良好的市场形象,另一方面一些股价高、股票流动性较差的公司,也可以通过"高送转"降低股价,增强公司股票的流动性。因此,我国股票市场存在很显著的"高送转"效应,即在上市公司发布"高送转"预告前后,股票常常会有显著的超额收益。
据业内资深人士介绍,"高送转"是A股市场长期形成的一类投资主题,炒作逻辑一是企业通过股本扩张为未来的再融资作准备,二是迎合投资偏好赚取更多的差价。"只要股价还没充分上涨,有高送转题材个股就还有参与价值,如果有基本面支撑、未来持续成长有空间的个股,适当追涨也无妨。"
具备高送转潜力的股票一般具有以下特点:第一、公司业绩处于不断改善阶段,并且盈利能力比较高;第二、关注每股净资产和资本公积金,一般而言,净资产、资本公积金越高的公司,高比例转增的可能性越大;第三、公司有扩张的需求,也就是公司处于大发展时期,规模存在快速扩张的要求,股本扩大是企业发展的必然。
从财务的角度分析,通常情况下高送转公司具有"三高"特征:高积累、高股价、高业绩。其中,高积累指具有较丰厚的资本公积、未分配利润以及每股净资产,为高送转提供基础,高股价和高业绩成长的公司高送转的意愿也相对较强
"选择高送转预期概念股要注意时机选择和潜力分析。高送转个股在预案公告日前介入能获取较好的超额收益,此后超额收益逐渐收窄。"业内资深人士指也,判断高送转潜力,可从公司的经营和管理两方面展开,经营层面主要依据财务指标,如每股未分配利润、每股资本公积等,与高送转比例相关性最高的为每股资本公积。此外,部分上市后未有送转记录的,且各项"高送转"指标都符合的个股可能存在被市场提前炒作的可能。(.上.证)
创业板公司频遭举牌 私募逆势加码各有“赌局”
2014年四季度以来的A股市场呈现出“冰火两重天”之势,板块分化愈发明显。一方面,以券商、银行为代表的大盘蓝筹持续受到资金追捧,人气高涨;另一方面,以创业板为代表的小盘股则日渐遭到投资者冷落,交投冷清。不过就在近期,同大股份、红宇新材等创业板公司相继遭到私募举牌,显示出资金并未远离这一群体,而外界更为关注的是,私募机构此时加仓布局创业板公司,究竟有何逻辑?
同大股份日前披露,广州穗富投资经过前期低调吸筹后于1月12日触及举牌线。权益变动报告书显示,为满足自身投资需求,穗富投资旗下的十余款阳光私募基金自去年7月以来持续增持同大股份,目前合计持股比例已达到5.3%。穗富投资表示,根据投资决策未来需要不排除继续买卖上市公司股份。
在同大股份之前,另一家创业板公司红宇新材本月7日也遭到了“融赢中信证券1号”信托计划的首次举牌,后者是从去年11月起大举建仓,买入目的则是“一般金融投资”。此外,以获取投资收益为名,由深圳前海旗隆基金管理的私募基金产品还曾在去年12月中旬举牌金城医药。
不同于险资、基金等大型投资机构的资产配置,亦不同于产业资本的同业布局,从相关表述来看,上述私募机构举牌背后均是单纯的投资行为。需要指出的是,出于规避“短线交易”的考虑,私募一旦举牌意味着其已对投资标的做好了中线投资的准备。典型案例是,前海旗隆基金在去年12月19日前对金城医药的持股比例精确控制在了4.992%,尚可对持股进行自由买卖。不过就在12月19日其通过增持冲破举牌红线,这一针对性举动显示其已做好了中长期持股的打算。
不过,就在大部分投资者追捧一、二线蓝筹之际,上述私募通过举牌方式对标的持股进行“锁仓”,其又是在押注什么呢?
“与主板、中小板公司整体相比,创业板公司的股本扩张意愿要相对强烈一些,时至岁末年初,的确有一些资金在押宝具有高送转预期的股票。”深圳一位私募人士向记者表示。
记者也注意到,近期遭到私募举牌的同大股份、红宇新材和金城医药,其上市以来均未进行过大比例送转股,且资本公积和未分配利润都较为充足,这无疑成为私募大举押注的有利依据。以同大股份为例,该公司截至去年三季度末每股资本公积和每股未分配利润分为高达6.36元和4.03元。
但在私募人士看来,博弈高送转也只是对股价中短期的刺激,一些机构、大户敢于通过举牌方式买入心仪个股,更多应是看重相关公司潜在的运作、并购预期。事实上,就在前海旗隆基金实施举牌的短短数日后,金城医药便宣布筹划重大事项,至今尚未复牌。
另有市场人士表示,近几月来一些创业板公司纷纷启动向公司大股东或高管定增募资的计划,此类公司也是一些私募的重点关注标的。“大股东或公司高管团队以一定的价格,敢于掏出真金白银认购股份,这无疑是看好上市公司未来发展的表现,这也为外部投资者增添了投资底气。”
的确,红宇新材是在去年11月7日推出的定增募资计划,两认购方一位是公司控股股东之子,另一家是由公司高管出资设立的合伙企业。也正是在上述定增方案披露当日,“融赢中信证券1号”开始进场抢筹公司股票,直至举牌。
“事实上,一些创业板公司股价经过此轮的逆势下跌,一些超跌个股已隐现投资机会。比如个别公司最新股价已跌至员工持股计划认购价格附近,再比如个别公司重大资产收购已完成过户,业绩增长已得到保证等等。对中小投资者而言,亦可关注此类‘跌出来的机会’。”上述私募人士意味深长的指出。
国信证券连拉11个涨停 超平安银行成深交所市值“老大”
由于以5.83元的超低发行价发行,国信证券(002736.SZ)截至昨天已连续11个交易日涨停,股价在1月14日超过20元,收于21.79元,较其发行价暴涨了逾2.7倍。
值得关注的是,按总市值计算,国信证券市值已经超过平安银行(000001.SZ),成为深市市值最高公司,这也首次出现了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总市值成为深圳A股市场第一的奇观。
截至1月14日收盘,国信证券总市值达1786.78亿元,而平安银行为1692.03亿元,昨天已经开始放量的国信证券,其估值也已接近分析师给出的上限。
对比此前多家研究机构给出的合理估值,国信证券目前股价已经远高出国金证券给出的13.57元估值,也已高出方正证券给出的19.19元估值,逼近华泰证券给出的最高22元估值及国泰君安给出的最高22.58元估值。
1月14日,国信证券成交量开始放大,当日成交金额已达41.13亿元,换手率15.73%。而从当日公开交易数据来看,多家机构开始减持,其中,卖出金额前五家交易席位中,有四家为机构专用席位,合计卖出金额约9.52亿元。
不过,在本轮行情中积极唱多的申银万国证券,在对国信证券给出15元到20元合理估值的前提下,因新股因素继续给出30%的溢价,即国信证券最高股价或可达26元。
有分析人士认为,国信证券总市值迅速提升除了与其超低的发行价以及新股上市效应有关外,其相对较低的流通盘也是撬动总市值猛增的一个重要因素。
国信证券总股本为82亿股,其流通股本目前仅为12亿股。截至1月14日,国信证券的流通市值也仅为261.48亿元,在深市A股流通市值排名接近50位。
其他上市券商中,中信证券总股本为110.17亿股,流通A股股本就达98.15亿股;海通证券总股本95.85亿股,流通A股股本也达80.92亿股。即使与中小券商相比,总股本仅为19.57亿股的东北证券(000686.SZ),其流通A股就达16.89亿股,也高于国信证券。
流通盘相对较小的优势令国信证券估值超过其他券商股。2013年,国信证券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1.08亿元,据其在上市公告书中预计,2014年净利润同比增幅将在90%至140%之间,按照140%的上限计算,其目前市盈率水平也已超过60倍,与其规模类似的广发证券(000776.SZ)按2014年每股收益计算出的市盈率仅为30倍。
三、今日股评家最看好的股票
中国平安:王者归来,平安中国
受益于综合金融,净利润及净资产表现好于同业。公司依托综合金融的优势,成功把握2014 年四季度股市大幅回暖的机会,重仓四季度涨幅高达60%的银行股。公司净利润及净资产连续五年实现正增长,且增速在行业中始终保持最高。
平安寿险重视发展个险渠道,产品结构和期限结构优于同业,预计未来三年新业务价值年均增长达20%。目前公司营销人力已超过70 万人,与中国人寿持平;人均产能远高于同业。公司稳妥步推进二元计划和地域差异化管理,代理人数量持续增长的同时,人均产能稳步提高。
互联网自建平台,先发优势+价值重估。中国平安近年来陆续建成陆金所、万里通、平安好车等多重互联网平台,在发展传统金融的同时,大力发展互联网金融业务,增加客户粘性和客户迁徙力度。其中,陆金所作为中国平安最成功的平台之一,目前已是全球第三大的P2P 平台和中国最大的证券化平台,并致力于成为中国最大的非标金融资产交易市场之一。陆金所旗下有两大平台,分别从事P2P 业务(lufax)和非标金融资产交易(Lfex),目前,lufax 注册用户逾500 万人,Lfex2014 年交易规模逾3000 亿元,市场估值100 亿美元。
公司估值水平仅为1.4 倍14PEV、1.2 倍15PEV,估值处于历史中低位置,投资价值明确。目前中国平安A 股14PEV 仅1.4 倍,无论是横向比较还是纵向比较都处于较低水平,估值上升空间较大。2015 年投资收益率上升将推动资产端和负债端双双持续向好,投资价值明确。预计全年估值将逐渐恢复到2倍内含价值倍数,对应合理价值约118 元。维持中国平安“买入”评级。
不确定性因素:权益市场下跌导致业绩与估值双重压力。(海通证券)
联建光电:LED专家深耕软硬一体化,打造大户外营销集团
联建光电拟9.5亿购买友拓公关100%股权和LED显示方案专业服务商易事达100%股权。友拓公关承诺2014~2018年的净利润分别不低于3100万元、3720万元、4464万元、5357万元、6428万元,对应PE分别为14.84、12.37、10.30、8.59和7.16倍。易事达承诺2014~2018年的净利润分别不低于3800万元、4200万元、4600万元、5000万元和5330万元,对应PE分别为12.87、11.64、10.63、9.78和9.17倍。
联建光电从LED生产商出发,通过上轮分时传媒收购以及本次收购,夯实软硬一体化大户外传媒战略。对友拓公关的并购进一步强化上市公司广告营销服务多样性(从代理到公关),提升整合营销价值,增强广告主资源。对易事达的并购是联建光电对其原有主营业务LED显示屏业务的横向延伸,对于进一步加强海外销售能力具备战略意义未来公司战略上将力求打造软硬一体化的户外整合营销集团。
董事长参加定增的同时公司借助参与此次并购配套募集资金完成股权激励。公司推动存续期为48个月的员工持股计划,包括董事长、副总经理、财务总监等在内的公司骨干通过薪酬和自筹资金等形式募资11,160万元,并全额认购资产管理人设立的建联1号计划,认购本次资产重组配套融资中的非公开发行股票,认购价格为31元/股。
投资建议:公司收购分时传媒并于2014年5月起并表,预计2014年公司净利润为1.25亿,对应EPS为0.70元。本次并购友拓和易事达已经获得证监会有条件通过,我们假设2015年第二季度开始并表,考虑外延战略持续性,预计15年并表净利润2.89亿,对应EPS1.43元;全年备考3.07亿,备考EPS为1.52元,14-15年对应目前股价33.21元PE分别为47.4X和21.8X。考虑到公司未来持续产业整合的思路坚定并具备很强的快速执行力,给予15年30倍目标价45.60元。
(安信证券)
绿盟科技:技术领先、布局未来,成长有望加速
公司是中国的信息安全领域领先厂商,依托长期积累的技术优势布局云安全战略,并通过收购进行产业链扩张,在新兴安全需求不断增长的背景下有较大发展空间。
国家战略政策推动有望刺激行业需求快速增长。信息安全大国竞争背景下,我国也将网络安全作为重要的国家战略,2014年随着网络信息安全小组的成立,多项政策密集出台,预计2015年政策力度有望加大,从而刺激行业需求快速增长。
云安全服务需求强烈,身份和访问管理服务是新兴增长点。Gartner数据显示2013年基于云的安全服务市场规模为21.3亿,而到2017年将达到41亿,增速高于整体信息安全市场。其中又以远程漏洞评估及身份和访问管理(IAM),以及云加密产品增速最为显著,未来年复合增长率将达到28.3%。
云应用加大企业数据安全防护需求,金融和医疗行业数据安全成本最高。企业数据泄露的可能性随着云计算的应用被加乘放大,PonemonInstitute调研报告显示,每增加1%的云端服务,企业核心数据资料外泄的几率就上升3.1%。金融和医疗行业的数据安全成本高于其他行业70%,且金融行业更易受APT等新型攻击威胁。
长期积累的安全知识库是公司核心竞争优势来源,公司在多领域技术领先。公司多年来在入侵防御系统、抗拒绝服务、远程安全评估、漏洞扫描,Web及应用防护系统等方面有深厚积累。根据IDC统计,公司2013年在这些领域均占据市场份额第一,并在国内安全软件厂商竞争力展望中排在首位。
公司云安全战略契合行业发展方向,有效利用技术优势形成产品差异化。公司核心技术产品占收入比重不断提升,其安全产品可满足客户应用难识别、流量不可控等差异化安全需求。公司加大对金融企业客户的开拓力度,并收购亿赛通等企业布局大数据安全领域,拓展企业云安全信息安全产业链。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我们预测绿盟科技2014~2016年EPS分别为0.99元、1.38元和1.70元,同比增长分别为28.7%、40.4%、22.4%。对比信息安全相关上市公司2015年预计市盈率和估值水平,并参考公司预计净利润增长率,给予公司2015年45-55倍的PE估值,得出合理价值区间为62.10元-75.90元。
风险提示:传统信息安全产品市场出现下滑的风险,新产品增长和并购整合不达预期的风险,人力成本上升的风险,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海通证券)
1、凡本网注明“来源:***(非舞钢现货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