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产只是传说,中国钢市压力重重!
10月上旬,中钢协会员单位粗钢日均产量再次回升、钢材产量明显回落;表明9月底以来的减产检修,并不像预期中的那么激烈。就像市场说的,减产只是传说;在这个市场为王的阶段,份额占有量还是钢厂的生命,又岂会轻易的自掘坟墓。
重点钢企粗钢日产、库存双双回升
进入10月份,得到的消息显示国内钢厂检修明显增多,市场曾经普遍认为产量会高位回落,但实际上是乎并非如此。10月上旬不管是粗钢产量还是内部库存,均呈现增加态势。国内钢铁行业供应过剩压力还在增加,且传统季节性淡季即将来临,需求基本面难以明显改善,因此高产、高供应、低需求依然继续影响未来钢材市场价格走势。
时隔一个月之后,国内重点钢企粗钢日产再次重回180万吨高位,且尚有裕丰等钢厂本旬并未上报数据,因此就中钢协统计结果来看,钢厂高炉生产依然维持高位,调查所知唐山地区钢厂开工率虽有小落,但依旧在95%以上。不过,四中全会、APEC会议两项重大会议即将先后召开,河北、山东等六省市被要求确保空气质量;据传河北、山东等地已经出台严格的会议期间停限产措施,除环保达标的钢厂高炉、生产线正常生产外,以中小企业为主的环保问题严重的钢厂均被强制不同程度的停限产,对中小型钢厂的钢铁生产会带来一定影响,然高炉大幅减产的可能性不大。
钢材产量明显下降
粗钢产量的再次增加,表明高炉生产并未受到重大会议及环保施压影响;近期市场传言的钢厂检修计划明显增多,部分钢厂关停的产能也多以轧材生产线为主。中钢协数据显示,10月上旬重点钢厂钢材日均生产量为167.61万吨,减产21.60万吨,减幅11.42%,下降较为明显。然即便如此,重点钢企内部钢材库存量依然呈现快速回升态势,在反映10月份以来终端及市场订货量不积极的同时,很大一部分原因还在于国庆长假期间钢厂发货量减少。未来重大会议期间还将在北京等地实施交通管制措施,也将影响到钢厂发货,是乎后期钢厂库存压力还有继续回升的压力。
相互观望 钢厂不愿率先减产,保市场=抢生命通道
即便是在此前的严重亏损阶段,钢厂都不愿意轻易减产,更何况当前钢厂效应尚在缓慢回暖,钢铁行业亏损面积继续收缩。据中钢协统计数据显示,8月份国内钢铁行业利润率明显回暖,当月实现盈利46.04亿元(利润率为1.52%),仅14家钢厂亏损(亏损面减少至15.91%),亏损额为9.27亿元。虽然本轮回暖并不是需求改善、钢价探涨之功,主要还是得益于铁矿石等原材料成本的大幅度下降;但钢厂的生产热情却被充分的激发出来。
在钢厂亏损面收窄、整体盈利增加之外,包括海鑫钢铁在内的很大一部分钢厂却因为资金链断裂而破产、停限产,随着银行对钢企收贷、限贷程度不断加码,国内钢铁行业的淘汰赛还在持续;中小钢企破产遗留的市场份额早已成了所有钢厂的“心头肉”,谁都希望能抢上一口。与此同时,几乎是所有的钢厂高层均表示,行业越低迷,市场份额就越要抓的紧,一旦因为减产而丢掉,在当今钢铁产品同质化严重的大环境下,抢市场并不是那么容易。丢弃容易拾起难,这是行业的现状,在竞争日益白热化的今天,钢材市场几乎步步刀剑,存存留“血”;留住市场这一块青山,还能在行情好转的时候东山再起;如果在亏损之后连市场丢了,也就等于丢掉了企业耐以生存的根基;加上还有银行抽贷、限贷这一“紧箍咒”在一旁虎视眈眈的监督着。因此,在这种普遍性的认识下,钢厂只会观望着对手率先减产,而自己却是不敢轻易动的,于是就形成了近些年来“越亏越生产”的死循环。
国内钢铁行业供求过剩格局难打破
就是在这种担忧之下,钢厂之间竟相生产的怪圈才越滚越大;但我国已经来到了新的经济周期底部,短期内不可能快速回暖,转型、调结构,深化改革才是出路;已经开始逐步放低对以投资为主的经济增长拉动力,向改革要效应、向消费要发展已经成为新常态。房地产正在明显的经历这种阵痛,作为最主要的基础生产资料--钢铁行业也是如此,钢铁需求增速持续下降,行业寒冬还在深入;这是大势所趋,并不是简单的稳增长、微刺激能够挽救的。
钢铁需求不断回落,而钢铁产量却继续增加,市场供强需弱的演化还在持续。即便如此,钢厂还是硬着头皮在生产,就是为了给自己留一条后路。这样一来,又如何能打破供求过剩的格局。正确的方向是利用市场化之手推进行业重组、提升产业集中度,然而谁该破产、谁该被兼并,即便市场做出了选择,地方政府在站在其自身的考虑又是否会同意,愿意配合,这不仅仅是市场问题,背后亦囤积了太多的社会难点。
************************
近来,有舆论及市场分析者,以具有“讽刺”意味的视角描述了当前“钢材价”不及“白菜价”。
其实,此类舆情已经间或出现许久了。至今,仍在继续吸引着受众的眼球。
究竟该怎样看待此现象?很是值得我们去思考。
日前,有说“白菜价窘境”反应的是产业与市场需求变化之间的脱节。“白菜货”适应了过去几十年我国大规模基础建设的海量需求,适应了从短缺经济向总量平衡的阶段性需求,却难以满足近几年我国制造业向专业化、精品化、差异化转型升级的高新需求……
事实并非完全如此。
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面对外敌威胁,我们冲破敌对势力封锁,不畏牺牲,顽强拼搏,艰苦创业,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汲取全国人民智慧,凭藉钢铁职工奋力,不断满足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对钢铁产品的急需,1996年中国钢产量首次突破1亿吨,跃升世界首位,实现了几代钢铁人的夙愿!激励着国人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钢铁工业为提高人民共和国的综合国力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性巨大贡献!
改革开放之后,中国逐步走出短缺经济时代,实现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随着科技进步,改革开放深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迅速,钢铁行业确保了国民经济建设、国防军工科研、重大工程项目等各领域对金属材料的需求。同时,钢市也逐渐从供不应求到供大于求。期间,中国经历了复杂的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变化,也经历了改革的探索和实践,既取得了成功经验,也付出了一定代价,还积存了一些问题和矛盾。
包括钢铁行业在内的其它行业当今所面临的产能过剩矛盾,是新中国成立以来至改革前的重工业主导型发展模式下凸现的一种结构性的、共性的矛盾沉积;既是我国经济运行长期积累的诸多难题表现之一,也渗透着我国不同历史时期国情需求特征下的产业成长痕迹,并非仅仅是钢铁行业的独有现象。
当前,在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大背景下,包括钢材在内的基础物质产品出现相对了过剩阶段。因此,不仅国内钢材价格普遍下跌,而且国际钢价也处于低位。国内钢市表现最为突出就是螺纹钢(线材)价格“一落千丈”,达到了历史低位,乃至被舆论称之为不及“白菜价”。
对此,我们要客观全面正视中国钢铁行业现状,一分为二,避免片面。螺纹钢(线材)仅仅是中国庞大钢铁产品中的一类而已,只是因为其用量占比相对较大,又是钢市主要流通的大宗货,因此人们习惯只要一提及钢价,就很自然用螺纹钢来说事儿,难免以偏概全。真正标志中国钢铁工业世界先进技术水平的并非螺纹钢,而是应用于国防军工、航天航空等尖端技术、国家重点工程、高科技含量装备制造业等领域所用钢材,这些国民经济发展重点钢材品种,我们已经基本立足国内,且大都不在钢市流通,价格也远高于螺纹钢(或白菜)。
钢铁工业为中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并成为世界制造业大国作出了巨大贡献,也是国家的支柱性主导产业。钢铁产品的国内市场满足率基本上达到98%以上。近10年来,电工钢、汽车用钢、油气管线钢等重要产品的供给有明显突破,有力地支撑了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保障了国家重点工程建设的顺利实施。
当然,舆论“戏说”钢价不如“白菜价”的另一种积极意义在于,通过此现象警示我们必需充分认识到产能过剩矛盾的严重性,必需顺应市场供求关系,主动调整或控制总量供给,以保持产品的一种基本盈利价位。
同时,更必需客观认识问题。因为综合国情不同,任何一个国家都会从本国资源特征、技术特点、产品优势、经济发展策略等多方面实际权衡考量,统筹工业布局、产品结构、发展侧重等,最终以总体最优平衡成本保持适度经济增速。其中,不乏根据本国国情而扬弃一些不具备综合优势的产品,而适量进口一些特殊需求的产品,这在任何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中都属于正常现象。
……
我们必须本着“不能用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也不能用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的实事求是态度,客观认知我国钢铁产能过剩的历史成因及现实矛盾,顺应新时期下的市场对钢铁产业发展的新需求、新变革。
当前,对于“钢材”的“白菜”窘境,只是某一些钢材品种的价格现象,并非当前中国钢铁产品的主流或全部。
面对钢铁行业的困境,我们既要共同监督,切实改进现存问题;更要施以社会宽容,重塑钢铁行业形象,不断激励并传递发展的正能量。
我们要摆脱传统观念羁绊,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未来,随着科学技术进步、生活质量的提升,人类社会继续进化发展到一个全新的文明历史阶段,届时也许我们购买一棵营养价值高、无公害污染、有益于增强人类生命细胞活力的大白菜,其价格会超越某种普通工业产品价格,这将不再令人感到惊奇……
其实,某些商品的价格,在很多时候并不笃定取决于生产工艺及动态成本,而是取决于市场对其需求价值的一种普遍认同。
(中国钢材价格网)
1、凡本网注明“来源:***(非舞钢现货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