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号海洋科考船完成首航返回青岛
中国“科学”号海洋科学考察船顺利完成首航任务,于5月12日返回青岛。
“科学”号首航承担中国科学院海洋先导性科技专项和国家973项目的西太平洋海底热液调查任务,于4月8日从青岛启航,两个航段共历时35天,航程4065海里。
“科学”号此行搭载了全海深多波束测深系统、深海拖曳探测系统、浅地层剖面测量系统、水下缆控潜器(ROV)、温盐深剖面仪(CTD)、电视抓斗、沉积物箱式采样器、沉积物重力柱状取样器和底栖生物拖网等先进仪器设备,对热液区及邻近区域地形地貌信息、水体、沉积物、生物等样品以及水文和流场数据进行了系统采集。
“科学”号共完成25个站位的地质采水和生物采水作业,获得了水体不同层位的深度、温度、盐度、溶解氧、甲烷、浊度等理化环境参数;获取热液喷口及邻近区域大型海洋生物样品1400余头,种类超过50种,并从热液区底层水、沉积物、岩石及大型生物样品中现场分离培养超过300株微生物;采集硫化物、岩石和沉积物等地质样品30多个(袋)。
据悉,“科学”号海洋科学考察船由中国船舶及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设计,武昌船舶重工有限责任公司建造,总长99.80米、型宽17.80米、型深8.90米,总吨位4711,续航力15000海里,自持力60天,最大航速15节,定员80人。“科学”号在技术和建造方面整合了当前海洋科学考察多学科、多领域的先进装备和信息技术集成,可进行高精度长周期的动力环境、地质环境、生态环境等综合海洋环境观测、探测以及保真取样和现场分析。(中国船舶网)
1、凡本网注明“来源:***(非舞钢现货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