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钢市环保政策:要识大局 别较真 重务实
近来,在环保呼声甚高、治霾压产并举背景下,国内粗钢产量不但未减,反而增长;在进入传统开春施工旺季期间,钢价不但未涨,反而继续走低……钢厂和贸易商心里别提是多添赌了。
但这是现实,一个无法回避的严峻现实。
此间,我们特别注意到一种现象:尽管当前钢厂和贸易商的“心情很糟”,但似乎以往的那种“怨声载道”却相对少了……
这到底是什么原因?
尽管当事者没有公开表露,媒体也未就此深入探究,但是面对现实,或许那些囿于脱离国情的固执思维开始真正有所反思和醒悟了;或许对我们曾经强调的“国情决定行情”的观点开始真正有了新的观察和思考了。
面对当前严峻的国内钢市,究竟应该如何去再认识?
――识大局。分析钢市行情和供求关系,必需将其放在中国宏观经济运行的大盘子中去观察、去思考、去定位,更要符合现阶段中国政体运行特征和届时政府的施政理念。现阶段,供需关系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大政方针,大政方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情特征。现阶段国情特征是:“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都必须妥善处理好“总体稳定的社会状态”与“经济增长协调并存”的关系。当前,我们要特别注意的是,本届政府深化改革的决心是“壮士断腕”,下限是“保就业和居民收入有增长”。因此,在淘汰落后产能方面,只要在全局范畴不超出下限,必将是坚定不移的。对此,钢铁行业必须清楚,抱怨是无用的。因为,改革必定要触动原有利益格局,中央是有充分估计和把控的。
――别较真。对于当前政府在治理大气污染的同时,大力压缩部分行业落后及过剩产能的举措,一些行业、企业、舆论不乏抱怨或指责,其主流观点为“化解产能过剩要依靠市场,政府不应采取行政干预”,这观点在表面上似乎挑不出问题。但在现实中,很多“观念劣根”却被借用“市场化”的概念所掩盖,虽然亏损仍照样生产,甚至当地政府继续补贴,有的居然称“现在谁先停产,谁就会被市场率先淘汰”、“有无市场我都干,只要我比他强,他死我活”等等。现阶段下中国的市场机制真正完善吗……?我们必须注意,有效市场也需有为政府,即使在相对完善的市场经济国家,对于市场资源配置,政府依然要发挥重要作用。中央明确提出:要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放并不是说政府就不管了,是放管结合。
――重务实。当前,无论业界或是媒体,对于当前钢铁产能是否过剩仍存有不同观点和声音,这很正常,也很自然,有争论,就有认识上的深化,对于中国钢铁产能是否过剩的争论仍将持续,因为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仍将呈现不同的阶段性变化、钢铁产品的国内外供需关系也将不断演变,任何处于发展中的争论“结果”都是相对的,或最终又回到原点。当前,从钢厂和贸易商的现状来看,已没必要再花费更多精力去过多争论钢铁产能是否过剩、环保压产是否搞一刀切、政府是否需要干预、如何依靠市场调节……等等。因为,无论雾霾污染与钢铁产能是否有关、也无论政府和市场关系怎样,我们首要面对的残酷现实是:国内钢价已经创下了20年来的最低点,中国钢铁行业进入新世纪以来效益最差的一季度,任何争论都无法回避这一现实。
……
中国钢铁前景未必一片光明,更未必一片黯淡,市场潜力仍然有,谁越早彻底醒悟,就更可能获得先机。但是,必须紧密结合企业自身实际,寻求恰当的转型升级突破口,别无选择。争论、指责、纠缠、抱怨外部条件,在当前或今后都将更加被动――李克强总理在“两会”答记者问时已经明确表示:财政和货币政策运用空间很有限。
这,就是当前中国的国情。
若想求存赚钱,就要识大局,别较真,重务实。否则,将有可能在抱怨中加快出局。
中联钢
1、凡本网注明“来源:***(非舞钢现货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