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企业正经历转型期阵痛
民营企业作为我国重要的经济增长点是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我国民营企业经过三十多年的快速发展,目前陷入转型期困境,发展速度明显下降,企业困难增加,尤其是中小型企业受影响程度更大。主要表现在企业供销形势紧张,货款拖欠增多,资金越来越困难,企业利润空间越来越小,部分企业正常生产经营受到制约,部分企业面临停产或半停产,大批民营企业摇摇欲坠,甚至破产倒闭。
一、经济结构调整阵痛期
民营经济经过三十多年的快速发展,偶有出现短期调整,但很快国家就出台相关政策,使经济又进入快速发展的轨道。很多民营企业经营者对政策调整,特别是近期结构调整阵痛期没有思想上的准备和应对措施,导致企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困境。
他们在发展过程中虽有多年积累的很多社会资源、人际关系,但在企业出现问题后,这些关系很难帮助到企业摆脱困境。虽然他们通过多年的经营,也赚取到一定的财富,但企业扩张需要大笔资金,企业主购房、购车、日常高端消费、慈善捐资、社会应酬等也需要大笔资金,在企业有困难需要注入资金时,早期所得利润己挥霍得所剩无几。由于产能严重过剩再加上此次宏观政策结构调整阵痛期到来,很多产品销售受阻或被迫低价销售,最终导致很多缺乏风险意识的民营企业出现经营困难,有的甚至倒闭破产。
二、互联网颠覆传统经营模式
在网络飞速发展的今天,在互联网上可以找到任何你想找到的东西,越来越健全的网络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实惠和方便。
网络已经走进千家万户,走入我们的生活,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所以网络营销将是一种趋势,将成为企业宣传的一种重要途径。互联网时代已经到来,只有能够正确、准确地利用互联网的人才能在未来的竞争中抢占先机。
有很多私营企业主经过多年的成功经营,己摸索出一套自己的成功经营管理经验和营销理念,这套理念通过长时间的应用能结出丰硕的成果,但他们对互联网的发展水土不服,没有与时俱进,跟上互联网的步伐,造成企业经营困难。
三、银行对民营企业信贷紧缩
近期很多民营企业纷纷倒闭破产,最大的原因是资金链断裂,无法维持公司正常运营,加上银行贷款紧缩,使得民营企业获得银行贷款的几率很低,融资变得极为困难。
多数民营企业的发展需要银行贷款,民营企业把贷款用于扩大生产规模和资金周转,然而很多银行在贷款利率明显高于国营企业的同时,还制定授信多年附加每年还款一次的政策,迫使民营企业每年要偿还本金接着再审批放款。
民营企业贷款主要用于扩大生产或补充流动资金,贷款到期后必须低价卖出产品或借高利贷还银行贷款,待银行再放款后再还高利贷。如果银行放款慢或不放款,就会加大企业资金成本,造成企业因现金流断裂,经营困难甚至倒闭破产。
现在大部分民营企业为了防范因银行贷款而产生的风险,都直接设立或参股投资公司等金融公司,以应付银行频繁的借款和还款。有时贷款到期需要还款,通过投资公司筹资,可降低一些成本。如果银行放款后,自己公司用不上,可通过投资公司理财或对外借款。但也有部分民营企业,并没有把银行贷款用在发展企业上,而是拿到社会上放高利贷或盲目投资,造成资金上血本无归,也使企业倒闭。
四、管理出现问题
私营企业在管理上也存在许多问题,主要表现为产权结构单一,界定不明晰。部分民营企业,其产权在家庭、家族或亲朋好友内部人之间含混不清。这些民营企业是以家庭为单位组建的,随着企业的发展,家庭成员的亲缘关系逐渐被产权的利益关系冲击而松动,导致家庭成员首先考虑如何尽快明确获得属于自己的那部分资产而置企业的经营效率和发展前途于不顾,瓜分现有企业的热情高于关心企业效率的责任心。
所有权与经营权不分,老板、经理一身兼,家族式民营企业以业主的亲友为主体,以亲情为纽带形成了一种独特的企业治理结构,在现代企业制度下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公司治理。所有权与经营权不分,业主独揽大权,股东会、董事会和监事会形同虚设。这种老板、经理一身兼的管理模式,使企业发展战略的制定和经营管理的决策都由业主个人说了算,缺乏来自内外部有效的监控、反馈和制约,使得决策的正确性和准确性大打折扣。在管理方面,缺乏科学有效的管理机制和合理的管理层次,业主事必躬亲,管得宽,抓得细,但效果并不好。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缺乏有效的人才激励机制;产业结构不合理,技术和设备落后。一些民营中小企业的产业结构不合理,技术设备较为落后,重复建设现象严重。由于投资的多数为附加值较低的加工制造业,发展前景不好。还有的企业不切实际,对有限资源没有进行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造成了极大的浪费。
五、政策相对滞后
对于大部分民营企业近期出现的困难,国家相关部门也是有一些了解的,也已出台了很多扶持政策。但是,很少有民营企业能从中受益,使企业摆脱困境。在有关政策的实施过程中,由于相关部门的推托、敷衍、拖延等原因,办事效率低,并有理解上的偏差,使本来能够帮助企业渡过难关的好政策起不到作用。
也有部分民营企业对国家出台的相关政策不了解、不敢要或要不起。大部分民营企业对国家的相关政策了解相对滞后,多年来有些政府机构办事人员的官僚主义作风也使他们望而却步。
虽然近年来各级政府相继出台了许多扶持民营经济的政策措施,扶持力度也不断加大,但由于宣传不够、信息不畅,民营企业对政策措施的知晓率不高。政策内容不够细化,可操作性不强,是政策执行效力难以发挥的重要原因。企业认为有些政策虽好看,但不好用,难以落到实处。 (作者为民建北京市委企业委员会委员,北京市万顺发科贸有限公司总经理)
编辑:熊余平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1、凡本网注明“来源:***(非舞钢现货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