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施亮:国企改革最终会否胎死腹中?
国企改革最终会否胎死腹中?
长期以来,国企依靠政策优势、资金优势以及资源优势等条件为我国经济提供了巨大的支撑,并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
据数据统计,2013年,我国国有企业累计实现营业总收入达到464749.2亿元,同比增长10.1%;累计实现利润24050.5亿元,同比增长5.9%。其中,国企创造的营业收入占比当年GDP数值超过80%。
一般而言,国有资本名义上或者法律上归国家所有。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却成为了地方所有,并成为了地方提高政绩的有力保证。
2010年至2011年间,是国企与地方对接合作的高峰期,期间国企对接地方投资的总额高达十多万亿。显然,央企与地方的完美对接不仅保证了地方政绩的需求,而且还满足了国企利润增收的目的。更为普遍的是,国企与地方顺利对接后,双方凭借自身的优势控制了部分流动资金,进行另类的交易。然而,这部分资金的最终去向却无人知晓。
此外,针对部分大型国有企业,其潜在的问题却令人震惊。
以中国铝业为例,近年来中国铝业的盈利水平持续下降。其中,2012年该企业大幅亏损82亿元。到了2013年,中铝的盈利状况并没有得到明显改观。在2013年前三季度,中国铝业的亏损仍然高达18亿元。然而,2013年中国铝业却依靠频繁出售资产,最终实现9.48亿元的净利润,回避了公司因连续两年亏损而退市的命运。
事实上,对于盈利能力急转直下的中国铝业,其问题的根源就在于前几年的盲目扩张及高额的管理费用等。
过去几年,不少大型国企为了实现利润最大化,逐渐偏离主业,并大举进军时下热门的副业。至于中国铝业,也在期间大幅扩张产能,并通过发债融资等工具,进而导致自身背负的财务费用持续飙升。
除此以外,中国铝业企业内部的职工薪酬及管理费用极高。以2012年为例,在当年企业背负82亿元巨亏的大背景下,中国铝业的职工薪酬却高达51.43亿元。可见,在诸多因素的影响下,中国铝业难逃持续亏损的命运。
值得一提的是,在更多的时候,不少大型国企因人为因素导致企业走上了下坡路,并背负了巨额的债务。对此,相关责任人无需问责,亏损费用却由国家兜底。于是,企业对国家产生了依赖,借助国家兜底的国有企业越来越多。
显然,国企改革已经迫在眉睫。
近日,国企改革拉开了序幕,国资委公布了开展“四项改革”试点名单,六家中央企业纳入首批试点。其中,中国建材、中国医药成为首批混合所有制试点企业。
据悉,这四项改革试点分别为:在国家开发投资公司、中粮集团有限公司开展改组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试点;在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中国建筑材料集团公司开展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试点;在新兴际华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节能环保公司、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中国建筑材料集团公司开展董事会行使高级管理人员选聘、业绩考核和薪酬管理职权试点;在国资委管理主要负责人的中央企业中选择2家-3家开展派驻纪检组试点。
针对此次改革试点工作,相关管理层表示,在推进四项改革试点过程中,国资委将按照五个步骤有序推进。“一是统一领导、分工负责;二是因企制宜、一企一策;三是加强指导、大胆实践;四是总结经验、完善政策;五是梯次展开、逐步推广。”
不过,在国企改革序幕拉开之际,垄断企业却未能纳入试点。其中,作为前期高调推动国企改革的两桶油也无缘此次改革试点。至此,引发了大众的质疑。
对此,有部分管理层表示,中石化推行的混合所有制改革属于企业的单独行为。而垄断性行业企业纳入试点仍有风险,改革不宜过急。同时,也有评论认为,垄断企业涉及垄断利益,无论是搞混合所有制试点还是搞员工持股,在没有破除垄断前,都有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的风险。因此,垄断性行业企业纳入试点,应该放在后面一点。
再者,针对员工持股等相关问题,不少管理层表达出不一致的意见,意见也难以形成统一。显然,意见分歧为混合所有制改革增加了不少阻力。
其实,员工持股等问题牵涉到很多的地方。而加大员工持股比例是否会加速国有资产的流失无疑成为社会热议的话题之一。
笔者郭施亮认为,当前我国的国企改革正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谁也无法估计未来的改革阻力会有多大。不过,就目前而言,我国的国企改革主要存在多个难题。
其一、国企内部利益集团的强力干预。无论是管理层的选聘,还是薪酬的决定等,国企改革必然会影响到相关利益者的切身利益。至此,推动国企真正的市场化并不容易。
其二、如何解决国企破产难题,深刻影响国企改革的进程。前期,受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影响,不少国企遭遇破产关门的问题。然而,因管理混乱等因素影响,职工安置等问题迟迟未能落实。实际上,无论从资产变现,还是债权清偿,乃至职工安置等,均属于国企破产后难以完成的工作。
其三、国企长期存在“一股独大”等问题,而长期形成的体制、模式均难以在短期内形成突破。目前,国企改革仅仅属于“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加快推进完全竞争类行业,乃至垄断性行业的国企改革,困难重重。
因此,国企改革能够取得成功,将决定未来我国经济发展的命运。如果国企改革始终无法突破利益红线,相应改革措施迟迟未能落实,则改革或将胎死腹中。
郭施亮:财经评论员,专栏作者,每经智库专家,荣获2013年度搜狐最佳行业自媒体人。广东电台、大连电台财经广播特约评论员,多家国家级学术性刊物的特约评论员。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国钢铁新闻网立场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编辑:何惠平 来源:价值中国网
1、凡本网注明“来源:***(非舞钢现货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