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央企有利于深化国资国企改革
审计署日前发布报告显示,11户央企在重大事项决策、企业会计核算、薪酬管理、大宗物资采购、工程招标等方面,存在比较突出的问题。此次审计,相当严格,不仅审出了大量问题,而且处理了190名责任人。近一段时间以来,央企面临的压力相当大。有业内人士认为,按照这样的趋势发展下去,会不会对央企的发展带来不利影响呢?会不会影响到央企改革的力度和决心呢?
出现这样的担心完全可以理解,但却有点多余。恰恰是这些问题和漏洞,才是央企改革与发展的阻力,是不利于央企做大做强做优和成为真正的市场经济主体的,是难以吸引到有利于企业发展的战略投资者和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混合所有制的。
不管是国企还是其他所有制企业,如果在经营、决策和管理方面,存在太多漏洞与问题,那么,企业就不可能真正按照市场化原则运行,也不可能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现代企业制度。
眼下,各相关职能部门,正在积极按照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精神,研究制定国资国企改革方案,力争尽快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和国有企业运行机制,使政府与企业、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更加协调有序。如果国有企业在管理、决策等方面存在很大漏洞,就不可避免地会使改革难以向纵深推进。
正因如此,审计署对央企进行严格审计,将可能存在的问题审出来,将可能存在的漏洞找出来,将隐藏在企业的蛀虫挖出来,无疑对下一步国资国企改革的深化将起到积极而重要的作用。
从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角度来看,现行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显然不适应经济发展要求,也无力对国有企业实施有效监管与规范。国有企业的许多问题和漏洞,实质是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僵化与落后的延伸,是通过企业这个平台得到了反映。要改变这种格局,自然需要对国有资产管理体制进行改革。审计署对央企审计反映出来的问题,自然可以作为改革的最主要依据,并依据查出的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改革方案。
从国有企业改革的情况来看,除了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方面存在的问题向国有企业延伸之外,国有企业自身存在的体制不完善、机制不健全、管理不科学、决策不公开等方面的问题,到底怎么改,从哪个角度改,问题出在哪,似乎又很难准确把握。通过审计署的严格审计,在下一步的深化改革中,就能真正做到对症下药,所提出的改革方案也就会更加科学、合理、规范、有序,并在改革推进过程中,避免各种新的问题发生。
将国有企业存在的漏洞堵上、蛀虫挖掉,使企业能够真正按照市场经济要求运行,对引进战略投资者、建立规范化的混合所有制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真正的投资者,肯定不希望所参与的企业是漏洞很多、蛀虫很多。为什么一些民间投资者利用原经营者的不规范行为进入到企业以后,立即将他们换掉或开除掉,除了资本的凶悍之外,更重要的还是不想将蛀虫留在企业,将漏洞留给自己。
编辑:熊余平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1、凡本网注明“来源:***(非舞钢现货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