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民企形势紧:卖1吨钢材不如卖1瓶水 “江苏制造”急需升级
导读:严冬未到,江苏省一些制造行业、特别是民营制造企业,却提前感受到了料峭严寒。在“节能灯基地”苏南某镇当了二十几年节能灯师傅,朱向民怎么也没想到,眼下竟要另谋生路了。连云港金典服饰公司总经理王丽萍说,整个毛毯行业,至少有两成企业停产半停产,新一轮洗牌已经开始。
严冬未到,我省一些制造行业、特别是民营制造企业,却提前感受到了料峭严寒。连日来,记者在我省多地采访,真切感受到了当前形势下“江苏制造”特别是民营实体经济强筋健体、提档升级的紧迫性。
节能灯老师傅另谋生路
在“节能灯基地”苏南某镇当了二十几年节能灯师傅,朱向民怎么也没想到,眼下竟要另谋生路了。
“我在的灯具厂生产一直比较平稳,年产U型节能灯管六七十万支,销售近千万。去年开始出现逆转,老板挺不下去了,几天前宣布停产,厂房全部出租。”老朱说,他和200多名职工没了饭碗。
朱向民所在的镇,鼎盛时有上百家节能灯厂。受LED灯挤压,近年来传统节能灯一泻千里,大部分厂子已关门歇业。
这样的不幸,不只在一时一地。某县一家知名化纤公司、一家有相当规模的钢铁机械公司相继陷入困境,多家企业如坐针毡。因为相互担保将它们拴在了一起,一旦资金链断裂便可能成为“多米诺骨牌”。
连云港金典服饰公司总经理王丽萍说,整个毛毯行业,至少有两成企业停产半停产,新一轮洗牌已经开始。
实体经济的压力,相关指标已有体现。三季度以来,我省工业、投资、消费等指标增幅回落,一些先行指标有所下降。“我前阵子走京广高速到苏北去,看到路上的车流量比以前少了不少。”苏中某发电公司人士说,他们公司4台机组,1台检修,其余3台也只发七成。
卖1吨钢材不如卖1瓶矿泉水
前不久,国家发改委学术委员会秘书长张燕生告诉记者:“过去35年中,靠简单模仿的中国制造嵌入世界分工的黄金时代,一去不返了。”
10月,50.8%的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延续7月以来的下降趋势,比上月回落0.3个百分点。煤炭、钢材、原油等价格“跌跌不休”。煤炭最高售价每吨800多元,现在跌到了400元左右。基础原材料市场走熊,一个重要原因是实体企业需求不旺。
产能过剩,让不少制造企业进退两难。以化工产品丙烯酸为例,国内年需求约180万吨,实际产能却有300多万吨。因为产大于销,丙烯酸国内售价从每吨1.3万元跌到了9000元左右。有人说,现在卖1吨钢材的盈利赶不上卖1瓶矿泉水了。
作为健身器材基地,南通集聚了200多家企业,而它们面对国内外健身器材市场竞争已白热化。龙头企业南通铁人运动用品公司董事长黄承斌说,“今年以来,虽然钢材降价5%,但员工工资每年至少涨10%,一线人员年收入已到5万-8万元,国外采购商还不断压价,毛利润只有几个点。”
束缚实体经济手脚的还有“钱荒”“钱贵”。一位民企财务总监告诉记者,跑了几家银行,或遭拒绝,或捆绑了不少附加条件,融资成本已达20%左右。
资料显示,前三季全省新增本外币小微企业贷款减少,制造业贷款下滑,新增本外币制造业贷款既低于上半年,也低于去年。省内一家国有银行表示,制造业贷款储备金额占比不足7%。
把新要素“嵌入世界分工”
10月21日,化工巨头江苏裕廊化工公司与全球化工大鳄法国阿科玛公司“联姻”,完成了泰兴市
1、凡本网注明“来源:***(非舞钢现货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