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产治霾,逼死企业还是逼出创新?
进入10月份后,京津冀地区已多次出现雾霾污染。与去年相比,今年环保督察的密度也更大,大气污染治理措施成效也由此越来越被大家所关注。11月20日晚间,华北制药称收到石家庄市的调度令,要求全市所有制药企业全部停产, 未经市政府批准不得复工生产。按照石家庄市政府办公厅发布的《石家庄市人民政府关于开展利剑斩污行动实施方案》和《石家庄市大气污染防治调度令》,水泥、铸造、煤电、钢铁、玻璃等行业的不少工业企业都受到了停产、减产等不同程度的管控。(11月21日《21世纪经济报道》)
石家庄“利剑斩污行动”的实施时间将持续到年底,这意味着很多在被管控之列的企业,复产至少到等到明年年初了。而水泥、铸造等行业的一些企业,强制性停产甚至要持续到明年3月份。换言之,不少企业一年中至少有一个季度处于停产状态。对于这些企业来说,这个寒冷的冬天,可能也是企业发展的冬天,弥漫在企业上空的雾霾,也让它们的未来发展之路充满了未知数。
中央早已明言,决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增长。从目前的形势来看,唯一可以确定的是,从中央到地方,在整治雾霾问题上,共识已经达成,措施也会更加严厉。现在的由各级地方政府出台的各种政策、措施,在取得经验之后,未来很有可能上升为地方性法规或全国性法律,从而使治霾力度得到进一步加强。这也就意味着,污染企业面临的限制会更加严格,发展前景会更加黯淡。
一些企业或许会抱怨以行政命令的方式要求污染企业停产或减产过于简单、粗暴,但一个不争的事实是,近些年,很多污染企业在实现快速发展的同时,并未在自身的污染物处理问题上认真下太多工夫,不仅有污染的历史欠账,更有一直在持续的违规排放行为。每年冬天必来的恼人雾霾,已经用事实说明,这种状态已经到了非改变不可的地步。像石家庄这样的政策措施传达出的信号已经非常清晰,即,企业必须在通过技术创新减少污染物排放和搬迁甚至破产之间作出选择
1、凡本网注明“来源:***(非舞钢现货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