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实推动能源变革和消费革命
昨天在苏举行的2016年国际能源变革论坛,汇聚全球智慧,立足全球视野,探讨未来全球能源发展面临的挑战和机遇,为世界各国在可持续发展领域的决策提供依据和思路,构建合作共赢新模式、新机制,切实推动能源变革和消费革命。苏报记者特摘录部分精彩观点,以飨读者。
让多种清洁能源
协同互补
在我国发展能源互联网,首要的任务是解决我国能源转型的两大关键问题,一是改变我国以化石能源为主的能源结构,加快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实现我国能源系统清洁低碳的目标。二是大幅度提高能源的综合利用效率,实现我国能源系统安全高效的目标。
在能源传输、存储“智能化”方面,电网承载着重要使命。当前我国传统能源中,约50%的煤炭产量转化为电,未来这一比例会逐步提高,而各种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绝大部分也要转化为电加以利用,未来新一代能源系统将以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电力的开发利用为特征。因此,新一代能源系统应以电力为中心,实现多种清洁能源协同互补,提高能源的清洁高效利用水平。电网的一次能源系统承担传输电能的任务,同步建设的二次通信系统已形成功能强大的信息网络,与专业信息通信系统结合延伸,成为与一次能源系统协同的信息通信基础设施,这将在营造开放共享的能源互联网生态体系,建立新型能源市场交易体系和商业运营平台,发展分布式能源、储能和电动汽车应用、智慧用能和增值服务、绿色能源灵活交易、能源大数据服务应用等新模式和新业态等方面发挥关键作用。
“2度目标”呼唤
全球携手努力
去年举行的巴黎气候变化大会通过了全球气候变化新协议,协议为2020年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作出安排。《巴黎协定》指出,各方将加强对气候变化威胁的全球应对,把全球平均气温较工业化前水平升高控制在2摄氏度之内,并为把升温控制在1.5摄氏度之内而努力。全球将尽快实现温室气体排放达峰,本世纪下半叶实现温室气体净零排放。
今年,我们迎来了中国和国际能源署合作20周年,在这个特殊的年份里,我们很高兴地看到,中国在推进可再生能源使用、提高能效等方面所做的不懈努力。但是,从全球范围来看,由于成本等因素的制约,化石能源的使用率还是远远高于可再生能源。此外,当前在发展水电、风电、光电等可再生能源的过程中,还普遍遇到上网、消纳等难题,出现了弃风、弃光甚至弃水的问题,制约了可再生能源的进一步发展。
因此,要达成《巴黎协定》提出的各项目标,全球还要共同努力,在各个环节做得更多、更好。比如说,要增强能效意识,让提高能效这一理念更加深入人心;要加速技术的创新和应用,打破目前制约可再生资源应用的各项技术瓶颈;要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逐步提升可再生能源的使用率。
减排要靠提高能效来实现
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全球能源的消费量也在快速增长。在过去40多年里,全球能源消费快速增长,相比于1971年,2015年全球一次能源消费增加了1.6倍,平均增长速度2.2%。尤其是当前,许多新兴经济体正处于快速工业化进程中,能源消费也将快速增长。根据估算,到2050年,全球人口有可能达到100亿,能源的需求增长速度即使仅是过去40年的一半,即1%,能源需求量也要接近190亿吨油当量,考虑到新兴经济工业化的快速推进以及最不发达国家快速脱困,未来35年能源需求在现在的基础上将大幅增加,超过200亿吨油当量是极有可能的。
按照第21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各国自主贡献减排目标为基准情景,要实现《巴黎协定》提出的“2度目标”,增加可再生能源的减排潜力仅为17%,近一半的减排潜力需要依靠提高能效来实现。这听起来像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是根据我们的研究,提高能效能起到的作用超乎想象。依据中美联合课题研究成果,我们排定了重塑能源的愿景和路线图,依靠能效的提高和大幅度减少需求,到2050年,中国有望实现6倍的GDP增长,但能源需求仅比2010年增加36%。
电力系统须解决
能源间转化互补
我们欣喜地看到,2015年全球在可再生能源方面的投资第一次超过了化石能源,投资方向的变化,预示着全球能源系统的重新洗牌,从这一点来看,我们正步入一个全新的时期,这个新时期值得所有人期待。另外,近年来,随着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加上各国政府对可再生能源的补贴,可再生能源成本逐步下降,能源结构还将进一步变化。
电气化是二十世纪对人类社会生活影响最大的工程技术成就之一,支撑电力系统的电网也是世界上最大的人造网络系统之一。但传统电力系统已经不能完全满足当前及未来的需要。比如说,传统电力系统不支持多种能源相互转化和互补,不适应高比例分布式清洁能源电力的接入,综合能源利用效率和可再生能源占比的提高受到限制,其高度集中统一的管理、调度、控制模式也不适应大量分布式发电、高效用能用电系统的发展趋势和市场化运作。
随着可再生能源的快速发展,未来再生能源将在全球电力供应增长中占据突出位置。要实现这一目标,远程高压直流输电、储能技术、柔性直流等关键技术是至关重要,这需要我们共同努力,推进技术的创新和应用。
推动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
中国已成为世界最大的能源生产国和消费国,能源“少煤、少油、少气”,资源与消费分布不平衡,基本国情和资源禀赋特点,决定了要实现能源变革转型,必须大力推进能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充分发挥电网的关键作用,突破清洁能源发展瓶颈,促进清洁能源大规模开发、大范围配置、高效率利用,推动碳排放早日达到峰值并快速下降。
在电网互联互通方面,特高压、柔性直流等是安全、经济、高效、成熟的输电技术,通过特高压、超高压、高压电网等多种方式实现电网互联互通,使清洁能源大规模开发、大范围配置和高效率利用成为现实。在中国,我们已建成投运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四交五直”9项特高压工程,正在建设“四交六直”10项特高压工程,在运在建特高压线路长度、变电(换流)容量分别达到3万公里、3.2亿千伏安(千瓦)。面向世界,我们发起成立了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召开了全球能源互联网大会,开展跨国、跨洲电网互联规划研究,推进重大项目实施,积极推动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
(编辑者:wanghui)
- 越南对涉华预应力钢绞线作出反倾销终裁
- 钢材下游周报:2024年汽车家电造船产量及出口数据出炉_行业观点_
- 国家统计局:中国2024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8%_行业观点
- 国家统计局:中国2024年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2%_行业观点_钢材
- 国家统计局:中国2024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5%_行业观点
- 国家统计局:12月规上工业发电量8462亿千瓦时 同比增长0.6%_行业
- 国家统计局:2024年中国汽车产量3155.9万辆,同比增4.8%_行业观点
- 国家统计局:中国2024年十种有色金属产量同比增4.3%_行业观点_钢
- 2024年全国出生人口954万人,较2023年增长52万人_行业观点_钢材现
- 国家统计局:2024年中国太阳能电池(光伏电池)产量同比增15.7%_
1、凡本网注明“来源:***(非舞钢现货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