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龄打工者”如何维权? 可签署劳务协议
“上了大半年班,单位却一直拖欠工资,还说退休人员再打工不受劳动法保护,怎么办?”近日,玄武法院里来了一位“超龄打工者”,就欠薪问题咨询求助。
倪先生年过六旬,去年4月经人介绍进入雨花台区一家老年公寓做杂务,每月工资2000元,双方只是口头约定,并未签订书面合同。后因单位另一名护工请假,倪先生便临时担任“护工”职责。“上任”没几天的一个凌晨,倪先生在老年公寓内死亡,死亡原因为心源性猝死。
认为丈夫猝死应当算“工伤”,倪先生的老伴与老年公寓协商未果后,经人指点诉至雨花台区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要求确认双方劳动关系。劳动仲裁部门认为,倪先生已达法定退休年龄,不再受《劳动合同法》保护,建议她通过法律途径,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来维权。
记者从多个基层法院了解到,在立案庭导诉台,时常有“超龄打工者”前来咨询欠薪、工伤等问题,市中院民五庭此前也二审受理了江宁、鼓楼、雨花台等地“超龄打工者”就确认劳动关系、索要加班工资等提起的诉讼。
根据《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21条,“劳动者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劳动合同终止”,超过退休年龄者并不是法律意义上的劳动者,不受《劳动合同法》保护。此外,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也明确,对于退休人员再就业,已享受养老保险待遇的,用人单位与其之间不属于劳动关系,不受劳动法保护。
近日,玄武法院接待了这样一名咨询者,57岁的赵女士退休后应聘到一家公司做会计,上了大半年班后却遭遇欠薪,她与对方沟通时,得到的结论却是“不存在劳动关系,找仲裁也没用”。赵女士说,自己打听了一下才知道,这家公司以此借口招退休人士“再就业”,拖欠工资的情况不在少数,自己也不是第一个被“坑”的员工。
一名审理劳动争议案件的法官告诉记者,在现实中,确实存在部分雇主以“不是劳动者”为名,招聘退休人员却拖欠工资的情况。法官提醒说,“超龄打工者”就业时虽然无法签订劳动合同,但可主动签订劳务协议,明确工作内容、报酬、医疗、劳动保护待遇等权利义务,双方构成“劳务关系”。一旦发生纠纷,打工者可按照《合同法》中的规定维护自身权益。
来源 南京日报
(编辑者:wanghui)
- 越南对涉华预应力钢绞线作出反倾销终裁
- 钢材下游周报:2024年汽车家电造船产量及出口数据出炉_行业观点_
- 国家统计局:中国2024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8%_行业观点
- 国家统计局:中国2024年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2%_行业观点_钢材
- 国家统计局:中国2024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5%_行业观点
- 国家统计局:12月规上工业发电量8462亿千瓦时 同比增长0.6%_行业
- 国家统计局:2024年中国汽车产量3155.9万辆,同比增4.8%_行业观点
- 国家统计局:中国2024年十种有色金属产量同比增4.3%_行业观点_钢
- 2024年全国出生人口954万人,较2023年增长52万人_行业观点_钢材现
- 国家统计局:2024年中国太阳能电池(光伏电池)产量同比增15.7%_
1、凡本网注明“来源:***(非舞钢现货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