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首页| 查现货| 视点| 标准| 图片| 中厚板行情| 聚焦| 上游| 下游| 快讯| 专家| 调价
关键词:

深圳:留住华为还是房价?

 时间:2016-05-26 16:23:16编辑:arince来源:钢企网
华为还没打算跑,不过深圳市也不会因此而感到轻松。近日,伴随着一篇名为《不要让华为跑了》的文章在网络上疯传,关于华为拟将总部搬离深圳的传言四起。再加上华为总裁任正非曾在今年3月表示:“深圳房地产太多

华为还没打算跑,不过深圳市也不会因此而感到轻松。

近日,伴随着一篇名为《不要让华为跑了》的文章在网络上疯传,关于华为拟将总部搬离深圳的传言四起。再加上华为总裁任正非曾在今年3月表示:“深圳房地产太多了,没有大块的工业用地了。大家知道大工业的发展,每一个公司都需要一定的空间发展”,其中隐含的担忧情绪让这一传言更加可信。

当然,日前华为已经明确回应,有关“华为迁离深圳”的传言不属实,华为从未有计划将公司总部搬离深圳。然而,流言虽破,忧思未解。尽管华为总部短期内不会搬迁,但是高房价推高的生存门槛已经让一些年轻人望而却步。那么,在改革开放先行先试的政策红利下,曾经依靠创新、创业活力,中兴、华为等高科技产业推动发展的深圳,能否承受住推离创新创业者乃至华为等大企业的代价呢?

这种担忧并非杞人忧天。房地产市场的火热固然让地方财政短期受益颇丰,但也将很多有活力的企业和年轻人拒之门外。对此,深圳已有体会。

今年一季度,深圳房地产市场在经历一年多的火热之后,不仅房价近乎翻倍,地方政府的税收也大幅攀升。据统计,今年一季度,深圳地税收入843.2亿元,同比增长40.8%,增收244.4亿元。与之相对的,则是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将中低端生产部门和部分机构迁离深圳,包括国际半导体商高通,也包括去年因无人机大热的大疆科技,甚至包括巨无霸国企中集集团。尽管上述企业的总部仍保留在深圳,但越来越多的制造、经营部门已经开始向东莞发展。

这些行为的背后逻辑不难理解,但值得警惕的是,这种外迁的长期影响并不乐观。

一方面,房地产市场的火热推高了企业的生产成本,让实体经济发展背上重负。

实际上,我国制造业的日子并不好过,其利润空间正在被压缩。数据显示,2015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为85.68元,比2000年上升近5元,受此影响,2015年工业企业利润首次出现负增长。

而根据中国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发布的《2015年全国企业负担调查评价报告》,企业生产成本激增的主要原因包括要素成本上升(包括人工成本、生产要素价格)、融资难和融资贵。

因此,对于在一线城市寻求发展的企业而言,无论是人力成本的激增还是生产要素价格的上涨,都与房价密不可分。

不难想象,房价攀升是生产要素价格上涨的重要推手。正如任正非所言,工业现代化最主要的,要有土地来换取工业的成长。现在土地越来越少,越来越贵,产业成长的空间就会越来越小。而且,不仅是企业本身用地成本持续上升,上下游产业链的土地租金也会影响企业的成本。

再来看人力成本。根据现行产业政策,很多地方政府采用“低价”地来吸引高科技企业。但即便此举可缓解高端企业自身的土地成本压力,却无法解决企业员工的高成本购房问题。此外,高地价、高房价让很多“性价比”高的服务难以立足。小商品、“苍蝇馆子”在高楼林立、寸土寸金的大都市里日渐稀缺。如此一来,无形中推高了当地居民的生活成本,用工成本自然也水涨船高。

另一方面,制造业企业房企化风险也需警惕。

楼市的暴利让部分实体企业无法安心于本行业发展,而沉溺于资本增值游戏。不可否认,过去十多年是房地产行业的黄金时代。买一套房的投资回报率可能远远高于绝大多数制造业企业的累积利润率。即使在房价步入调整周期后,房价坚挺的一线城市仍属于最优投资标的。一个让人惊心的现象是,2015年,一些A股上市企业的全年利润尚且比不上一线城市一套房的价格。这种现象导致无论大企业也好,小企业也罢,都纷纷弱化实业投资,转战房地产市场。

此举背后的风险不言而喻。众所周知,如果企业不能专注于技术创新、提升产品本质,就可能被国际竞争者超越甚至甩在后面,导致竞争力每况愈下;同时,资本价格和生产要素飙升后生产成本的上涨,又让低价战略不可持续。长此以往,制造业实体的整体发展前景堪忧;更重要的是,对优质标的过度集中的投资又可能导致泡沫,放大了风险。短期内账面价值的上升却有可能限制企业长期价值的累积和实现。

当然,这样的教训并非深圳独有。究竟该走透支高房价红利,借企业的入驻潮炒热房地产的老路;还是抓住窗口期,真正鼓励并推动制造业企业创新与发展,留住有竞争力的企业,形成产业集聚、产业升级,几乎所有的决策者们都能够说出一番道理。

但是,愿意主动放缓脚步的地方却不多。近期一线城市乃至二线城市频现的“地王”,显示本轮房地产热潮还未真正褪去。争相入场的地产商们似乎仍然相信,会有更多的“接盘侠”在等着他们。

我们期待,有关决策者都能铭记教训:在长痛和短痛之间,在短期稳增长和长期调结构、防风险之间,脚踏实地,问计长远。

 

来源   金融时报

(编辑者:wanghui)

相关内容检索:
已有0人评论 我有话说相关内容阅读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舞钢现货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非舞钢现货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重磅推荐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免责申明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Powered by 舞钢现货网 Corporation © 2010-2020
Copyright© By 河南贝源汇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