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武人又出发,这次要为南极送去“一动车组”的能源!
“你开着卡特,我拉着雪橇;迎来地吹雪,送走白化天。踏平雪垄,成雪撬痕;斗罢冰裂隙,又出发,又出发。”
这是在泰山站一期建设时,宝武钢铁侠在冰天雪地中写下的歌谣。马上,他们又要出发了……
在中国南极科学考察进入第33年之际,日前,由宝钢工程宝钢建筑参与设计的泰山站二期项目在极地风雪中正式启动。
相比一期,二期有什么新亮点?
泰山站二期项目设计运用“能源动车模块”理念,采用多项先进技术:风、光、柴互补,蓄热、蓄电结合,微电网集成等,为泰山站稳定运行保驾护航。也就是说,科考队员们再也不用为生活后勤资源所恼了。
泰山站是继长城站、中山站和昆仑站之后,宝武集团参与建设的第4个科考站,海拔高度2600米,年平均温度零下36.6度,可满足20人度夏考察生活。
宝钢建筑根据新站定位,将增强新站的自动化及高科技的研究与应用,加大清洁能源的应用比重,使之成为南极考察站中高科技与环境保护的示范站。
极端低温,能源动车将面临怎样的考验?
为应对积雪覆盖,宝钢建筑创新设计,使得能源模块像“动车组”一样,模块既可单独运行,亦可整合为一体,能够在更合理的工况下优化运行,实现水、暖、电互补。多种运行模式的可选择性,为科考站度夏及无人执守期间的工作模式转换提供了可能,增强了系统的安全性与适应性,使其更好地抗风抗雪抗低温。宝钢建筑还创新地将太阳能空气器与融冰化雪可呼吸光伏组件结合,实现太阳能热电联供,节能安全可靠。
不光只解决能源,宝武把室内设计都想好了!
随着人类探索南极的脚步走得愈深愈广,对极区作业装备和后勤保障也提出了更高要求。为了保持安全、人性化的作业环境,宝钢建筑对考察站室内环境进行精心设计,如在站区主体建筑与能源模块之间设置雪下设备连廊,并在站区布置餐厅、活动室等公共大空间,满足科考队员的工作和生活需求。
往昔,一次次的直升机吊运、千里内陆运输还历历在目。这次宝武人与南极还将上演怎样的“冰雪奇缘”,又有多少艰难险阻等着勇士们去攻克?
◆1993年
宝钢自主研发出第一代彩钢产品
1、凡本网注明“来源:***(非舞钢现货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