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钢精心做好加减法觅生机
本报记者 孟祥林 通讯员 张瑜 王凤丽
6月份,鞍钢集团公司与攀钢签订目标责任书,要求攀长特拆除2座30吨电炉,压减粗钢产能22万吨;2017年攀成钢关停并封存70吨电炉一座,压减粗钢产能50万吨……
随着这张去产能“时间表”的制订完成,攀钢立足化解过剩产能战场,成立领导机构,建立工作机制,层层分解落实责任,以壮士断腕的精神,以期按时完成化解过剩产能任务。
截至10月31日,鞍钢集团攀钢江油长城特殊钢有限公司(简称攀长特)2座30吨电炉全部拆除完毕,压减粗钢产能22万吨。这是攀钢化解过剩产能,加快产品结构调整,促进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一步。
打出去产能组合拳
改革不会一帆风顺,涉及众多企业和职工的去产能更是如此。人到哪里去?钱从哪里来?这些都是去产能面临的巨大挑战。骨头再硬,也要啃下去。对此,攀钢相继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打出了一套去产能组合拳,严格按照“军令状”和“时间表”,履行社会责任,完成压减任务。
攀长特全面启动“结构调整、转型升级”脱困发展工作,明确“做强自炼钢、做优钢钒坯”的思路,确立“三四五”发展战略(即三大主导产品:特种合金、工模具钢、钛及钛合金,四条专业化产线:特冶锻材、初轧扁钢、挤压精密管、钛及钛合金熔炼,五大支撑品牌:高温合金锻材、工模具扁钢及模块、挤压型材及航空精密管、超高强度棒材、钛及钛合金产品)和“四高”产品(即高合金、高附加值、高品质、高技术含量)方向,深化结构调整,优化产线布局,增大自炼钢产销规模,为企业增强发展后劲。
同时,攀长特召开专题会议,细化拆除工程施工方案,全面推行60个工作日制度,重新核定生产能力;严格落实信息报告制度,建立完善公告公示制度,健全定期检查和专项督察制度,建立领导小组议事制度,落实部门分工负责制;强化资金保障,全力做好职工安置,制定做好职工分流安置的实施办法。
截至目前,攀钢已累计淘汰粗钢产能312万吨。其中,2014年6月份,关停西昌新钢业全部钢铁产线,淘汰炼钢产能120万吨;2015年3月份,关停攀成钢冶炼区和棒线材生产线,淘汰炼钢产能170万吨;2016年2月份,关停攀长特二生产区,淘汰电炉钢产能22万吨。
谋求更高质量发展
去产能只是手段,助推企业和行业脱困才是最终目的。钢铁行业去产能的目的是使产业结构得到优化,资源利用效率得到提高,行业实现扭亏脱困升级,企业经济效益好转,市场预期明显向好。通过化解过剩产能、优化资源配置、发展高端产品,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攀长特的发展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不断增强。7月份,攀长特自炼钢产量达到今年月产最高的1.69万吨;8月份,钢材产量达到2.63万吨。1月~9月份,攀长特同比减亏2.74亿元。
化解过剩产能,不仅可以为合法、优质产能腾出有效的产销空间,还可以利用倒逼机制,刺激企业加快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换代。其中,高炉渣提钛产业化项目有望被列入攀西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1号项目,被纳入《中国制造2025》;钒电池电解液产品达到客户使用要求,实现批量销售。
在今后的发展路线上,攀钢坚定实施科技强企战略,明确了三大主攻方向:重轨国际一流、国内持续领先,汽车板国内一流、西南最优,高炉渣提钛产业化、构建全生态产业链;按照整体规划、分步实施,一企一策、不破底线思路,推进人力资源优化改革;开展亏损企业专项治理,关停不具备市场竞争力的产线,集中精力发展钒钛产业和精品钢铁。同时,创新体制机制,选择部分单位实施自主经营、独立运行、自我发展管控模式试点,充分激活子分公司的内生动力;拓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利用攀成钢存量土地打造高端智慧制造、电商和跨境电商基地,目前积微物联已成为西南最大的钢铁电商;严格落实市场倒逼机制,采取常规性+革命性措施降本增效。
通过化解过剩产能、治理亏损企业、改革脱困、兼并重组等举措,攀钢将不断优化资源配置,发展高端产品;推进智能制造,实施节能环保改造升级,促进绿色发展。转型伴随着新生,相信在“做减法”改造提升传统动能、“做加法”大力培育发展新动能的双轮驱动下,攀钢定能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此文刊登于《中国冶金报》2016年11月24日2版)
1、凡本网注明“来源:***(非舞钢现货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