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在山明水秀间
本报通讯员 曹静波
“水光山色与人亲,说不尽,无穷好。”8月份,连续几场好雨,让素有“鲁中明珠”“绿色钢城”美誉的山东莱芜更加清新怡人、绿意盈盈。城西,层峦叠嶂的雅鹿山苍翠欲滴、迤逦绵延,澄碧千顷的汶河水波光粼粼、奔流不息。青山近水翠,绿水绕山柔。在这如画山水之间,山东泰山钢铁集团一座座高大雄伟的现代化厂房拔地而起,依山傍水,与这个城市浑然融为一体。
莱芜历史悠久,钟灵毓秀,拥有长达2000多年的冶铁史,是宋代两大冶铁中心之一。1984年,泰钢白手起家,一步步发展壮大起来。历尽创业的艰难,泰钢人更加懂得“勤俭节约、积少成多”的含义,格外重视节能降耗工作,走上了一条绿色循环发展之路。
节能降耗
经济、环境、社会效益和谐统一
高炉煤气的排放既浪费了资源又污染了环境。1988年,泰钢决定开展技术革新,以解决煤气回收和余热利用问题。煤气回收利用技术要求高、投资金额高,业内也没有统一规范,难度之大前所未有。在费尽周折后,泰钢的发电工程于1988年8月10日动工。1989年10月14日,投资730万元的高炉煤气内燃机发电机组在泰钢投产运行。
从此,泰钢人不断前行,在绿色发展的道路上阔步向前。为了实现节能降耗,泰钢不断投入巨资进行产业升级,淘汰落后产能。自1998年以来,泰钢先后淘汰了30万吨/年水泥生产线1条、420立方米高炉2座、450立方米高炉2座、20平方米的环烧机4台、螺纹钢生产线1条。同时,泰钢对原有能耗高、成本高的设备进行脱胎换骨式的技术改造,先后建成了以高档热轧卷板、冷轧薄板、不锈钢卷板为代表的先进生产线,既推动了技术升级,优化了产业结构,又实现了建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的目标。
钢铁企业的环保运营成本很高,但为了造福子孙后代,泰钢舍得投入资金。2008年,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银行收缩银根,泰钢的资金也比较紧张,但原料厂烟尘除硫工程的资金一点也没有耽误,工程如期进行。在上冷轧薄板项目时,为了实现零排放,泰钢专门从加拿大引进了生产设备技术,相比同类型机组多花了900万元。此外,泰钢与以色列合作,总投资7000多万元,联手开展脱硫、脱硝、脱汞的国际合作项目。在建设泰钢工业园时,环保投入占项目总投资的25%以上,“三废”排放达标率达到100%,“三废”综合利用率达到95%,园区绿化率超过40%。近年来,泰钢实行标本兼治,建成了废气处理设施73套、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5套、废水处理设施7套、危险废物内部循环利用设施5套。上述环保设施总投资5.2亿元,环保设施运行维护费达到133.55元/吨钢。
1994年以来,泰钢的生产能力提高了30多倍,但年消耗新水总量一直稳定在10多年前的水平,做到了增效不增水。高炉煤气余压透平发电(TRT)和烧结、炼钢、轧钢、干熄焦余热发电及高炉汽轮循环鼓风等密集的发电用能项目,使泰钢的自发电量达到了用电总量的68%。目前,泰钢高炉、焦炉、转炉的煤气、粉尘和废弃物实现了全部回收综合利用,生产用水实现了污水零排放,吨钢综合能耗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实现了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社会效益的和谐统一。
2016年7月份,泰钢本年度第一批已竣工节能减排项目通过验收评审,验收项目共5项,分别为石灰窑利用转焦混合煤气改造、不锈钢轧钢卷取炉节能改造、炼钢厂氩气管道改造、炼钢精炼负荷调整技术改造、热电公司转炉煤气管道及系统优化。5个项目实际验收收益为2311.7万元/年,比预期增收570.578万元/年。
生态建设
“矿山呈瑞”恢复美丽神韵
青山清我目,流水静我耳。走进泰钢厂区,让人感觉不像工厂,而是像公园。据了解,泰钢先后投入绿化、美化环境的资金超过5000万元,各厂区、道路绿化覆盖面积达到120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到36%,获得了市级“花园式单位”“环保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2008年7月份,泰钢通过了ISO14001、18001国际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体系认证,2009年获得了省级“花园式单位”荣誉称号。目前,泰钢厂区可绿化区域全部栽种了绿化苗木,颜色搭配合理,高低错落有致,厂区环境焕然一新。各分公司、各分厂积极开展生态文明班组、车间创建活动,各岗位值班室内卫生清洁,各种观赏花卉赏心悦目,为职工营造了一个温馨舒适的工作环境。
泰钢工业园区内的九鼎雅鹿山曾经是一座荒草丛生、满目疮痍、垃圾遍地的废旧矿山,已荒废多年。泰钢把整治雅鹿山作为重点工程来落实,先后投资近亿元,植树造林,使植被覆盖率达到90%以上,建成瑞云观、青龙亭、文化长廊、奇石竹林园、宝葫芦湖等18处景点,整修了登山的台阶。从此,雅鹿山流水潺潺,杨柳婆娑;殿宇森森,气势恢宏;香雾袅袅,游人如潮。昔日的荒山秃岭变成了风景秀丽、鸟语花香、文化浓郁的开放式公园,成为园区群众及莱芜市民休闲、旅游的胜地。古老的莱芜八景之一“矿山呈瑞”又恢复了美丽的神韵。今天,矗立在九鼎之巅,极目远眺一片葱绿,十里钢城愈加雄奇。
“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这是泰钢人的一份自豪与自信,也是对坚持绿色发展作出的“九鼎”之诺。
环境管理
让绿色成为发展的最美底色
2003年,泰钢就制订了绿色发展规划,把“单纯、集约、高效、清洁”作为治厂的根本方针,唱响绿色发展主旋律。
为建立绿色发展的长效机制,泰钢成立了以集团公司董事长为组长、各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循环经济领导小组,一把手自始至终把责任扛在肩上、靠前指挥,自上而下形成了逐级管理、层层互保的管理组织机构。同时,泰钢健全激励和约束机制,借鉴国内先进企业的能耗指标,重新修订了公司能源管理制度和节能降耗标准,把水、电、风、汽等介质及公辅设施的管理纳入质量管理体系,将节能降耗指标作为重点考核监控指标纳入各单位绩效考核。节能降耗指标挂靠绩效考核的30%,实行单项一票否决制,有效地发挥了经济杠杆对资源配置的导向作用,调动了各单位抓节能降耗的积极性。
泰钢依据GB/T24001-2004标准建立了环境保护管理体系,并于2008年7月份通过了北京国金恒信管理体系认证有限公司对该体系的认证。按照相关标准要求,泰钢制订了严格的环境目标,并分解形成环境指标,建立了环境管理责任制,完善了环保运行控制文件和环境应急预案。通过日常监测和测量,泰钢每年开展一次合规性评价和两次内审、一次监督性审核,并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每年开展一次管理评审,实现环境绩效的持续改进,确保了环境管理体系的符合性和有效性,切实扎好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绿篱笆”。
让青山常在、绿水长流、蓝天永驻,让绿色成为发展的最美底色,这绿色梦想必将让泰钢开拓出更加广阔的发展新路。
(此文刊登于《中国冶金报》2016年9月8日2版)
1、凡本网注明“来源:***(非舞钢现货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