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马拉雅山下有座“幸福桥”
5月27日一大早,牧民阿扎就骑上摩托车去镇上采购日用品,如果一切顺利,午饭前就能赶回来。这在之前是完全不可想象的事情,而由宝钢援建的玛章河桥的建成让这变成了现实。
阿扎是西藏仲巴县聂康村的村民,家里有70头羊,放牧为生。村里离镇上的直线距离并不远,但绵延宽阔的玛章河给村里带来了肥美牧草的同时,也让近在咫尺的镇中心可望不可即。
多年来,阿扎每个月都定期去镇上集中采购两次,需要从旁边的那曲或者霍尔巴乡绕过去,单程就要五六个小时。“路又不好走,一次还不敢买太多东西,好几次车轮陷在土里,废好大劲才弄出来。”阿扎说。
也有胆大的村民为抄近路,涉河而过的。河水深浅急缓难测,“从我记事以来,周边村子都有村民被河水冲走的事故发生。”聂康村村长石旺说,“村里的春夏草场和冬季草场还隔河相望。大家放牧转场、转畜要绕好大一段路,牲畜好容易攒的膘转眼就掉了,遇上雨雪天气,更是受罪。”
2013年9月,宝钢援藏干部杨千威、廖生行进藏没多久,到聂康村调研时了解到了这一情况。“当时,当地提出这一批的援藏项目清单并没有把这些路桥纳入规划。”杨千威说,“但走遍仲巴县13个乡镇后,我们决定调整援藏方案,将很多原本定于县城里的项目转移到更加急需的基层乡镇,要切实解决牧民的实际问题”。
2014年5月,玛章河桥开工建设。牧民带来了自制的酥油茶、奶酪到工地上载歌载舞庆祝。大桥落成后,周边牧民专门送来锦旗和感谢信。不会写字的牧民就按手印!感谢信上的近200个红色指印让宝钢援藏干部感动不已。
碧蓝的天上白云朵朵,远处白雪皑皑的喜马拉雅山脉绵延不绝,玛章河水静静地流淌,河上两车道的钢结构大桥披满五彩的经幡……这座大桥不仅解决了周边2个乡镇4个村500余户2000多名牧民的出行转场问题,还极大地促进了牧民脱贫致富,被牧民们奉为“幸福桥”。石旺介绍说,仅转场期间牲畜掉膘、死亡问题,每年可减少牧民损失100多万元。玛章河桥的建成,极大地带动了周边边贸市场和矿石等资源的开发。聂康村2013年尚负债40余万元,去年不仅还清了所有欠款,还盈余40余万元。
玛章河桥只是宝钢第五批援藏干部推进的乡镇村路桥建设项目的其中之一。截至2014年底,仲巴县13个乡镇的路桥网络基本建成。
记者手记
从来没想过,在西藏这片神秘而又广袤的土地上,路桥竟成为奢侈品。除了318和219国道,以及偶见的省道,道路基本以千百年来牛羊走出来的土路为主体。
修桥建路,对于面积4.59万平方千米的仲巴县来说,真的是太难了。高寒、缺氧的施工环境暂且不说,仅仅地广人稀就让人难以招架。仲巴县政协原主席亚普琼回忆说,2001年,他们准备在一个乡修一条砂石路。从县里出发,2辆车开了994千米,足足跑了6天……
修桥建路,对于面积相当于七个上海的仲巴县来说,又太迫切了。县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德吉是土生土长的仲巴人。在接受采访时,她紧紧拉着记者的手说:“你们想象不到,牧区这一条条路、一座座桥,救了多少孕产妇的性命。”话未说完,她已是泪流满面。
当下时节,草场刚刚青黄相接,在太阳照射下,角落里的些许冰碴慢慢融化,淙淙细流汇入到大河之中。散落于其中的乡村道路,或许很多外来人员此生都不会见到。但就是这些“隐形工程”让宝钢在牧民心中有了沉甸甸的分量。
1、凡本网注明“来源:***(非舞钢现货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